鲁国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5章 窘迫的采访,道医打工仔,鲁国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45章 窘迫的采访
今天是端午节,是星期一,公司把昨天的休息日调至今天,目的就是让公司员工能在这个传统节日,更有时间去安排各自的事,与亲朋好友相聚。
一凡今天是准备在邬倩那吃午饭的,她们母女俩带着邬凡显得冷清些,端午节也热闹热闹,晚上带着覃叔和覃飞去中山,让覃叔见见夏姨,覃飞见见妈妈,自己也回趟家,上午去麦小宁那里一下,也算报下到。
早上九点他才起床,夏姨打来电话,叫一凡速来医院一趟,有重要的事。
一凡猜测大概又是什么病人需要治疗,收拾好东西,直往莞城医院。
医院门口围着很多人,从装束看大多是农村来的人,一凡看到这架势猜测是不是医闹,停好车后,直往夏妮办公室。
夏妮正坐在办公桌前,没有患者就诊,从表面上看,她面带微笑,像是捡到宝似的,她看见一凡到来,忙从办公椅里站了起来,拉着一凡的手说:";你总算来了!";
一凡问夏妮:";医院外面是怎么回事,为何围着这么多群众?";
";走,去张院长办公室,一切就会明白。";夏妮拉着一凡就往张院长办公室走去。
来到张院长办公室,门没关,里面坐着张院长和范主任,让一凡意想不到的是刘毓灵和她父母也在,还有一个中年人,一凡不认识。
见一凡进来,张院长连忙走到他身边,对那陌生中年人说:";这就是张专家。";然后转身对一凡说,";这是毓灵村里的杨书记。";
杨书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握着一凡的手说:";张专家,太感谢你了,免费治好村里毓灵的病,还准备资助她读完大学,作为村支书,我代表全村的父老乡亲们感谢你!";
一凡说:";这倒不必,请问医院外面那些人是你们村的人吗?";
杨书记说:";是的,村民们听说毓灵一家要来感谢你和医院,都想目睹一下你的尊容,看是怎样一个人能有这菩萨心肠,顺便带了些粽子,感谢你救了毓灵一家!";
一凡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心想一个人不计得失,做件好事太难了,早就把给刘毓灵治病的事淡忘了,现在好了,想隐姓埋名都难。
想想这一两年来,距今为止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见义勇为救起落水的陶晶,被电视台报道出来,这个还好,认下了一个妹妹,亲生父母找到了自己,也算是皆大欢喜;第二件就是刚刚过去的为村里小学捐款的事,虽然他自己没有露脸,却被家乡电视台报道出来,这新闻不知是福还是祸,暂且不说;第三件就是给刘毓灵免费治病,被她村里的人围观,估计市电视台的人也会闻到腥,扛着录像机,记录下来这个场面。
一凡觉得真无语,想做一个平民百姓也太难了。
刘毓灵走前一凡身边说:";一凡哥哥,我本来不想惊动你,知道你很忙,当我们带着锦旗准备献给医生时,张院长说,这份精神不止是医院倡导的,关键一点还缺不了你的无私奉献,他说如果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收了这面锦旗,医院会授之有愧,所以才叫夏医生通知你的。";
听了刘毓灵一说,一凡也能猜到今天大概的事情经过。
刘毓灵为了感谢医院和一凡免费给她治好了病,被村里的支书知道了,村支书本想陪着刘毓灵一起来,被村民们知道了,为了真诚感谢医院和一凡,才搞出这么大的阵势,张院长觉得如果由医院单方出面收下这面锦旗,从道义上来说,于心不忍,有点摘了一凡的桃子,才通知一凡来医院的。
一凡笑着对张院长说:";姑姑,你就代表医院和我收下这面锦旗,我就先走了,谢谢你,毓灵!";
一凡说完,想走,被夏妮拉住了,说:";你认为张院长会这样做吗?医院这样做就受之有愧了,不然我打电话叫你来干吗?";
张院长说:";一凡老侄,只是一个过场,医院、你和患者刘毓灵及她的父母到医院门口照张相作为留念,这总行吧?走,一起去医院门口。";
在座的全部人都站了起来,一起往楼下门诊大楼门口走去。
刚刚下到医院门口,果然市电视台的记者们扛着长枪正在录取群众现场,见张院长下来,忙将镜头对准了她,还对张院长说:";这种正能量的事必须报道,患者是哪个,我们采访采访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