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游玩二)
一杯就上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9章 (游玩二),系统奖励送女神,还能穿越影视剧,一杯就上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后一站,他们选择了乌镇。当夜幕降临,暮色中的西栅灯火初上,整个古镇都被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橙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众人沿着河岸漫步,欣赏着两岸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灯火阑珊的夜景,仿佛置身于时光的隧道中,感受着这座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家水阁民宿。杨晶晶轻轻推开那扇雕花木窗,一眼便望见一艘乌篷船正悠悠地摇过枕河人家的后窗。船篷下,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船尾的水波在灯光的映照下泛起层层涟漪,如梦如幻。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房间里,众人纷纷起床,开始各自探索这个古镇的魅力。李一楠漫步在昭明书院,被那些精美的蓝印花布所吸引,它们色彩鲜艳、图案独特,让人爱不释手。她毫不犹豫地挑选了好几件,准备带回家作为纪念。
而刘初夏则对姑嫂饼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站在饼铺前,看着师傅们熟练地将面团揉成薄饼,再加入各种馅料,然后放入烤箱中烤制。那香气四溢的姑嫂饼让她垂涎欲滴,忍不住买了一些品尝。
夜深人静时,武文彬提议乘船夜游。于是,众人登上一艘小船,船头的灯笼在水面上投下晃动的光影。船夫轻轻地划动着船桨,小船缓缓地在河道中前行。两岸的灯火倒映在水中,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小船轻盈地穿梭在一座座古老的石拱桥洞中,仿佛在时光的长河中悠然前行。远处的戏台上,传来袅袅的评弹声,那婉转的曲调如泣如诉,在夜空中回荡,仿佛诉说着古镇的悠悠往事,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清晨,薄雾弥漫,整个古镇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所笼罩,宛如仙境一般。武文彬独自一人走在青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这座古镇的宁静与安详。
早起的茶娘正在生炉煮水,熊熊的炉火映照着她勤劳的身影。水在锅中翻滚,热气腾腾,茶香四溢。三白酒坊里飘出阵阵醉人的香气,那是糯米、小麦和高粱经过精心酿造后的醇香,让人闻之欲醉。
忽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武文彬的耳中,他猛地转过身,只见众女撑着油纸伞,从晨雾中缓缓走来。杨晶晶的发间别着一朵新采的栀子花,洁白的花瓣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陈爽的裙角沾着湿漉漉的朝露,晶莹的露珠在晨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颗颗珍珠。她们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般明媚,温暖而灿烂。
“接下来去哪儿?”她们异口同声地问道,声音在空气中交织,仿佛是一道共同的期待。武文彬静静地站在运河边,目光追随着渐行渐远的货船。货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缓缓前行,船头劈开的水波如银练般向后延展,形成一道美丽的水纹。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让人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听闻莫干山的竹林深处,隐匿着一座民国时期的避暑别墅……”
此时的莫干山,晨雾如轻纱般弥漫,给整个山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那竹叶的清香,透过雾气的缝隙,丝丝缕缕地钻进了窗棂,让人感到一种清新宜人的气息。
武文彬静静地站在露台上,极目远眺。远处,那座民国别墅的灰砖墙在翠竹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昨夜的雨,在瓦当上凝成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它们顺着瓦槽缓缓滑落,滴落在青苔斑驳的石阶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回响,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场清晨的音乐会。
“这床幔竟然是真丝苏绣的!”突然,杨晶晶的惊呼声从室内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武文彬闻声转身,只见她赤着双脚,如同一只轻盈的小鹿般,踩在柚木地板上。她的指尖轻轻拂过四柱床上那幅烟雨江南的绣样,仿佛能够透过这细腻的丝线,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
陈爽轻轻地推开那扇雕花的玻璃窗,清晨的阳光如同一股金色的细沙,从窗外倾泻而入,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那明亮而柔和的光线,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给整个房间带来了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窗台上的画眉鸟,原本正在安静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光亮惊扰。它惊慌失措地扑腾着翅膀,振翅的声音在山间回荡,仿佛是在向这片宁静的山林宣告它的不安。那翅膀的振动,搅动了满山的绿浪,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在为这只受惊的小鸟伴奏。
众人沿着蜿蜒的蒋公步道,缓缓地向剑池走去。这条步道两旁,是高耸入云的百年冷杉,它们笔直而挺拔,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山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细碎的光斑,宛如一地的碎金,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李一楠突然停下了脚步,她的目光被岩壁上的“翠”字摩崖石刻所吸引。那个字,笔力苍劲,气势磅礴,仿佛是从岩壁中生长出来一般。李一楠凝视着那个字,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她好奇地指着那个字,向向导老人问道:“这个字是不是汪惊卫题的呀?”
向导老人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手中的烟斗在青石上轻轻磕了一下,溅出几点火星。
“姑娘,你这眼力可真好啊!”老人赞叹道,“不过,这可不是汪惊卫的字,而是黄郛先生的手笔呢。”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正午时分,他们终于抵达了白云山馆,准备在这里享用一顿丰盛的午餐。
走进白云山馆,一股古朴而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馆内的布置简洁而不失精致,木质的桌椅、古色古香的灯笼,都透露出一种宁静与闲适。
跑堂的伙计热情地迎上来,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不一会儿,他就端上了冒着热气的竹筒饭。那竹筒饭用翠绿的竹子包裹着,上面还覆盖着一层焦黄的竹衣,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