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7章 弯弯绕绕,两难选择
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7章 弯弯绕绕,两难选择,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昆吾,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们还记得朝廷为什么要让富商承建官道吧,是不想财富快速在富商手中汇聚,通过各种建设让百姓参与进来,以工钱和各种工具的形式让银子在民间流通。
但一条官道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两三年都是有可能的,而海贸一年就能来回两次到三次,这一次商人们从海外回来的货物是一千七百万,加上他们提取的现银,这就是两千万两。
商船出去的这半年的时间,估摸着工业研究院至少又造出了五百艘,加上去吕宋的普通商船,估计总数至少在一千八百艘左右。
按照龙抬头的第一批商船均价两千五百两的货物,第二次出海至少值四百五十万两,等到年底商船回来后,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众人眉头紧皱,中年男子立刻道:“意味着商人今年至少从百姓手中吸走了五千六百万两白银,
嗯……不对,商船回来只能运那边的货物,以那边的物价来算,商船至少得走三到四趟才能运回来出口一趟的货物。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量的银子从百姓手中汇聚到了商人手中。”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停顿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即便是承建官道也不是立刻就能开始的,因为这需要平衡海贸手工业与官道两者之间的收入。
若是手工业工钱高了,有几个愿意修路的?
若是修建官道的工钱高了,那势必会影响手工业的发展,继而影响出口。
而且官道也不是说建就建的,要么不修,要么就是一次性到位,这就需要重新规划、准备各种物料等等,少则半年、长则一年才能开工。
在这个时间中,富商手中的银子就没法在百姓手中流通。
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手工业匠人们的工钱以及收购各种物料的价格,不说要翻个三四倍了,但至少不能像现在这么低了。
不然朝廷为什么会公布这些海贸数据,就是利用庞大的工匠数量来与商人对立,逼着我们长工钱等等。
银子不能都让我们赚了,参与进来的人都要分一杯羹。”
“老大说到点子上了,提升工匠们的工钱、不苛刻工钱、吃住条件放好一些、不打骂工匠们,这是朝廷希望看到了,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大范围大灾的时候。
吃的好一些能让工匠们坚持的时间更久一些,提升工钱和不苛刻可以购买更多的粮食供家里人食用。”
老者说到这里,脸色陡然严肃了起来:“不要觉得这会多花一些银子,实则不然,这是在我们好。
商船会逐渐增加,等东非和印度半岛饱和后,那就会朝着西非、欧洲、美洲等大陆进军,想要抢占市场就必须有足够的货物,而足够多的货物就得足够多的工匠。
大明不缺人,但缺熟练的工匠,一些技术性极强的东西在技术的传承上那都是有严格限制的,
尤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和现在工匠急缺的情况下,大师傅们更加会藏拙,市场就在那边又跑不掉,但那是谁抢占了就是谁的。
所以,提升工钱、吃好喝好、不苛刻,这就是提升工匠们的认同感,留在商号,我们才能持续从海外市场赚银子。
这才是我们能够在更大的海外市场上分一杯羹的入场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