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学堂
李仁爱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学堂,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李仁爱橘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41年,在战火的洗礼与政权的初步巩固中,李争深知,要实现大明帝国的长治久安,仅仅依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与教育才是民族兴盛的根本。于是,他决定在领地内兴办学堂。
经过一番精心筹备,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堂在城中拔地而起。这座学堂采用了中式的建筑风格,飞檐斗拱,朱红色的门窗,显得庄重而典雅。
开学的这一天,阳光明媚,李争亲自来到学堂,看着孩子们那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神,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孩子们,从今天起,这里将是你们追求知识、实现梦想的地方。”李争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而坚定。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李争四处聘请优秀的教师。他们有的是来自中原的饱学之士,有的是在当地颇有声望的学者。这些教师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置上,李争主张中西结合。除了传统的儒家经典、诗词歌赋,还开设了数学、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课程。他希望培养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李争经常亲自到学堂听课,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倡导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一天,李争在课堂上看到一位学生对数学中的一个难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当场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你的思维很敏锐,继续努力,将来必能有所作为。”这位学生受到鼓舞,更加努力地学习。
然而,兴办学堂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的势力认为学习西方知识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对此表示反对。李争耐心地与他们沟通,阐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