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敌国百姓挨饿,兰域士兵送粮,平价粮仓开放,解决饥荒
江山不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7章 敌国百姓挨饿,兰域士兵送粮,平价粮仓开放,解决饥荒,带空间穿越,助王爷老公搞建设,江山不夜,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敌国边关百姓们的生活,就是处于死亡的边缘,苦苦大地挣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粮食的救助,恐怕他们活不了多久。
毕竟最严酷的冬日已经到了,他们没有任何粮食储备。身体极度虚弱,就是上山砍柴的力量也没有了。
虽然这是敌国的事情,与兰裕王朝没有什么关系。可是这些百姓们,往日里与边关的百姓和将士们经常往来。虽然隶属于两国,可是也是近邻。
一个国家强大,它周围的国家如果十分贫困,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与周边的邻国和睦相处,互相共同发展,才能维持边境的长治久安。
敌国此次发动战争,并非这些百姓们的意图。那是统治者们的野心膨胀导致的结果。不应该让这些无辜的百姓们承受战争的痛苦。
因此,这段时间,兰域王朝的士兵们除了防护自己的城池和保护百姓安危之外,又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偷偷地向边境的敌国百姓家里,运送一些必需的粮食。
不过士兵们有一个要求,就是这些粮食是给百姓们救命的,不是给他们上缴到军营的。
所以,他们要求百姓们必须将粮食藏起来,每吃一顿的时候,偷偷地将藏好的粮食拿出来,平日里一定要藏好。
而且这件事情一定要守口如瓶。如果被敌国的官府和士兵们知道了,百姓们手中的粮食几乎是保不住的。兰域王朝的士兵们也不会继续帮助他们。
毕竟,以小队为单位深入敌国境内发放粮食,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兰域王朝的士兵们原本就有同情心。而且这是他们的国王、王后以及边关的将军们,共同下达的命令。
所以他们即使冒着危险,也要想方设法将这些粮食运送到敌国边境的各个村庄。
城市的百姓,兰域王朝的士兵们是没办法顾及的。因为那里离官府太近了。如果直接去发放粮食,要不了一个时辰,就会被官府知道,不但粮食被抢,他们也回不来了。
这些兰玉王朝的士兵如今进入帝国境内,都是乔装打扮,化成当地人的装束。
他们除了在乡下的小村庄,救济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之外,还会去附近的城池里面探查一番,看看里面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结果士兵们眼见城市百姓们的困苦生活,心中十分可怜他们。可是他们居住在城市里。如果不将这个国家打败,他们是没办法过来大张旗鼓地救助这些可怜的百姓们的。
身处农村,好在还能挖些野菜度日。这些在城里的百姓是要买粮食的,可是现在城里的粮价已经贵成天价了。
城市里面的贫民,平日里不会买太多粮食,每次只买十日左右的米或者是面。
他们手中没有多少余钱。因此,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手中的余粮就不多。因为开战了,也有不少人家想到要囤积一些粮食。
可是,他们的手中的钱太少了。除了囤积粮食之外,还要买些柴火。
战争开始,乡下的百姓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各种物资无法从乡下向城内运送过来。所以什么东西都在涨价。
城中百姓们手中的一点点存粮,省吃俭用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兰域王朝边境现在早已经与这边断绝了往来了。乡下的百姓不进城,也不来买卖东西。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城内百姓原本手中的钱财就少,现在更是能省就则省。城中的百姓不但没有生活来源,各项花销像流水一样,将手中为数不多的银钱掏空了。
据士兵们偷偷地观察,这些百姓们一日只有一顿餐食,具体吃的什么不得而知。
有不少百姓去城外挖野菜。可是他们悲哀地发现,原本随处可见的野菜,现在也变得十分稀少。
实在没有吃的,去芦苇塘挖些芦苇的根部,那还是十分可口的食物。可是苇塘里的芦苇并不会快速生长。那么多人去挖掘,很快就被挖光了。
城外原本有一片荷塘。如今,荷塘已经被采藕的百姓们翻过不知多少遍。
产藕的地方都有一句古话说,采不光的荷塘,也就是说荷塘里面的藕,无论怎样采都不会采光。第二年还会有新的荷花开放,然后再长出更多的藕。
可是经过这场疯狂的采挖,百姓们悲催地发现,藕越来越少,到后来,在藕塘里踩了半天也不见得能挖到一根。这条路也断了。
荷塘里的鱼早已经被过了无数遍的网,根本就看不到鱼的身影了。
如今,找不到食物的城中百姓也学乡下的百姓一样去挖草根,扒树皮。只要是能入口,吃不死人的东西,他们都疯狂的往家里弄。
他们知道,如果现在还嫌弃树皮和草根难吃,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只能吃土了。
看到这些百姓们如此贫苦的生活,兰域王朝的士兵回去之后,如实地将敌国百姓们的生活状况告知了将领。
边关的将领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了国王。
将领得到的回复是,很快就会停止这场战争。城中的百姓现在用草根之类的东西,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不过为了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活下去,这件事情由萧云嫣出面解决。因为他们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平价粮仓。
这段时间因为开战了,各国官府大量征集粮食。对于萧云嫣的平价粮仓实施了几次的突击抢粮。
幸亏那里有作为修真者的师兄们帮忙照看,并没有被当地的官府抢去多少粮食。
开战后,萧云嫣给所有参战国家的平价粮仓发出命令,停止了经营。
萧云嫣让师兄们将所有的粮食都收进储物袋里,然后带着粮仓里面的其他伙计离开平价粮仓。
所以战争开始之后,除萧云嫣的平价粮仓不开门之外,其它的粮仓趁机涨价,百姓们的生活才如此困苦。
现在百姓们要过不下去了。而且战争即将结束,这些敌国的军队也支撑不了多久了。萧云嫣打算将平价粮仓重新开放。
为了避免被抢夺,他会派更多的师兄们去看护粮仓。
卖粮的时候,只允许百姓们一次买少量的粮食,想要大批屯粮的,坚决不卖。而且他们打算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卖给百姓们粮食。
如果有那些买不起粮食的百姓,也会得到一些救济。
萧云嫣让师兄们每日在城门口处施粥。城中不仅有普通的百姓,还有大量的乞丐。
他们原本生活就十分困苦,靠别人施舍生活。如今人人都吃不饱,他们自然也没有食物的来源。
前一段时间,这些乞丐们也蜂拥着跑到城外去,跟着一起挖藕,采野菜,挖芦苇根。
现在这些食物也没有了,乞丐们无望地蜷缩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每日里,乞丐们攒足一些力量拖着身体慢慢地去城外,无论是什么东西,胡乱地往嘴里塞一顿。也可能是半枯黄的草,也可能是拿着一片树皮慢慢在嘴中嚼着。如果再不施粥,他们就要被饿死了。
城中的百姓们发现,第二天早晨,平价粮仓开放了。他们蜂拥而至,想要问问平价粮仓的粮价,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当告示贴出来的时候,他们看到那么低廉的粮价,真想赶快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在平价粮仓换上更多的粮食。
但是他们得知,每人每日只能买三斤粮食。这些粮食只够他们一家人吃的,并没有多余的给军队当做军粮。
这也是避免他们大量囤积粮食,把低价买的粮食拉到乡下,高价的卖给乡下挨饿的百姓。也避免这些粮食被他们大量买走之后,被军队征收。
即使每日每户三斤,至少能买到粮食了,而且价格低廉。百姓们纷纷排队,好在平价粮仓卖粮称粮的档口很多,不用排多久,百姓们就能买到粮食。
那些没有钱买粮的人,听说城门会有施粥的粥棚。只需自己拿自家的碗和盆去那里领粥。按每户的人数,每人可以领到一碗粥。
这个消息令城中的百姓无不欢呼。即使能买得起粮食的人家,也都端着盆去领粥。毕竟他们手中的银钱实在少得可怜。有免费的粥就可以省一顿。
平价粮仓并不在乎百姓们多领一份粥,他们不差这些粮食。只是因为避免这些粮食被囤积、倒卖或者是被军队征收,所以才弄得如此繁琐。
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饿得头脑发昏的乞丐们。
因为乞丐们自己有的没有碗,所以平价粮仓这边给乞丐们准备了摔不破的竹制碗筷。专人专碗就发给他们。每天,他们用这个碗和筷子可以领到早晚两餐粥。
给乞丐们的粥比给普通百姓们的粥要多一些内容。他们的身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极度亏空。
所以萧云嫣特意让师兄们往这些乞丐们的粥里加了一些强身健体的药材。
另外,如果这些乞丐们有得病的,可以从粥棚免费领到相应的药丸,那里有坐堂先生帮乞丐们看病。
后来,不仅仅是乞丐们,还有城中百姓,有那看不起病的人家,也前来求坐堂的大夫帮忙看病。
这些大夫们来者不拒,只要是贫苦百姓,他们都会免费给治病的。
有了各地平价粮仓的开放,城中百姓在死亡线上的挣扎终于结束了。他们可以吃到价格极低质量却非常好的米和面。
那些濒死的乞丐们终于过上了温饱的日子。这些乞丐们吃完粥之后,就会帮着师兄们去城外砍柴。
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平日里并不去山上砍柴。现在他们有力量了,熬粥是需要大量柴禾的。他们主动地将柴禾晾在一旁,留作以后煮粥用的。
因为天冷了,他们平日只是在犄角旮旯避风的地方挨冻受饿,说不上什么时候就冻饿而死,也没人在意。
现在他们可以围着粥棚的炉灶取暖。那里还搭了两排简易的棚子,里面铺了厚厚的稻草。乞丐们终于有了可以避风的地方。
十分冷的时候,就去火炉旁取暖。负责管理粥棚的师兄们,告诉乞丐们,他们砍的那些木材不用留着,粥棚的火可以整宿不熄灭。
大锅里粥空了之后,里面添上水。这些水可以用来给他们饮用取暖。也可以打来洗脸洗脚洗漱。
只要他们勤劳,离着粥棚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条河。那里的水十分清澈。粥棚有现成的桶,他们可以将水提过来不,断地烧热水。
可是乞丐们并没有洗脸洗脚用的盆。师兄们从城中的店铺里面拿来许多洗脸洗脚用的盆和桶,和布巾。送给乞丐们洗漱之用。
虽然乞丐们人多,可是轮流着洗,这些桶和盆也足够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