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小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伞下魂,民间故事小集,毛毛小溪,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明朝末年,政治腐朽,各方势力混战不休,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青城山下有一座宁静的小镇,往昔的平和早已被纷飞的战火击碎,街头巷尾弥漫着萧条破败的气息。年轻书生柳逸尘就生活在此处,他家徒四壁,仅有的几间茅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可即便日子过得如此清苦,他却生性善良,心怀悲悯,时常尽自己所能帮助邻里乡亲。
一日,天空乌云密布,转瞬之间,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打得地面尘土飞溅。柳逸尘刚从镇上替一位病重的老者抓药归来,匆忙往家中赶去。行至镇外的一条偏僻小路时,他瞧见路边有个女子的身影。那女子身着素白罗裙,身姿纤细柔弱,在狂风暴雨中瑟瑟发抖,一头乌发被雨水打湿,凌乱地贴在脸颊两侧,眼神中透着无尽的哀怨与凄惶。
柳逸尘见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怜惜,他快步走上前去,将手中的油纸伞撑在女子头顶,轻声说道:“姑娘,这雨下得急,莫要淋病了身子,快与我一同撑伞吧。”女子微微抬起头,目光与柳逸尘交汇,那一瞬间,柳逸尘只觉如清泉拂面,女子的眼眸仿若藏着一泓秋水,声如银铃却又透着几分清冷:“多谢公子,小女子名叫白幽,家乡遭遇兵祸,流离至此,不想今日被困雨中,幸得公子相救。”柳逸尘见她楚楚可怜,心中更生同情,便决定送她到镇外的破庙暂且安身。
一路上,两人虽言语不多,但柳逸尘时不时关切地望向白幽,提醒她注意脚下积水。白幽则微微垂首,偶尔抬眸,眼中似有别样情愫流转。到了破庙,柳逸尘见庙宇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又担心白幽受寒,便匆忙赶回家中,取来一些干柴和破旧棉被。他在庙中生起火堆,将棉被递给白幽:“姑娘,今夜你且在此将就一晚,这火能驱驱寒,莫要害怕,我明日再来看你。”白幽轻轻点头,柔声道谢,看着柳逸尘离去的背影,目光久久未曾移开。
此后数日,柳逸尘每日都会带着些许吃食前往破庙探望白幽。白幽总是浅笑嫣然,二人坐在庙中,谈天说地。白幽言语间透着才情与见识,柳逸尘越发被她吸引,常常一聊便是许久,不知不觉间,两颗心越靠越近。
一晚,月光如水,透过破庙的窗棂洒在地上,仿若铺上一层银霜。白幽与柳逸尘相对而坐,火光摇曳映照着两人的脸庞。白幽望着柳逸尘,眼中波光粼粼,轻声说道:“公子,这些时日,蒙你照顾,小女子心中满是感激,更……更是动了真情。”说罢,脸颊飞起两片红晕,仿若天边的云霞。柳逸尘听闻此言,心猛地跳动起来,仿若有只小鹿乱撞,他红了脸,目光坚定地看着白幽,缓缓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柔荑:“白幽姑娘,我亦如此,愿与你相伴一生,不离不弃。”白幽眼中含泪,微微点头,二人相拥在月光之下,似是要将此刻的温馨永远定格。
然而,自那夜之后,柳逸尘却好似被抽走了精气神一般,每日晨起都觉疲惫不堪,身体日渐虚弱。起初,他只当是近日劳累,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他连读书写字都觉力不从心,时常头晕目眩。镇上的郎中请了数位,皆把了脉、瞧了舌象,却都摇头叹息,查不出病因。
这日,镇上来了个云游道士。那道士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眼神深邃,透着几分神秘。他路过柳逸尘家门口时,见柳生面色灰败,脚步虚浮地正要出门,不禁蹙眉,掐指一算,神色骤变,惊道:“公子,你周身阴气环绕,怕是被鬼魅缠上!这等邪祟不除,性命堪忧啊!”柳逸尘本就被身体不适折磨得心情烦闷,此刻听闻此言,心中不悦,只当道士是危言耸听,便与他争执起来:“道长莫要乱说,我从未招惹鬼魅,怎会有如此之事。”道士见他不信,也不气恼,只是微微摇头,心中暗忖这书生怕是被迷了心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