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学艺清蒸,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经曹师傅那强度堪称“魔鬼训练”般的锤炼,我总算能跌跌撞撞地独自扛起清蒸这杆大旗了。回首这几日,我犯错的频率,高得就跟家常便饭似的。

清晨,闹钟声在厨房此起彼伏地炸开,或清脆、或急促、或悠长。每到这时,曹师傅就仿佛被触发了精密开关,条件反射般精准无误地冲向分体式蒸箱,抬手间,对应菜肴所在的那扇蒸箱门“唰”地应声而开,整套动作流畅自然,没有半分迟滞。反观我呢,总是状况百出,手忙脚乱地开错蒸箱门。要是赶上厨房清闲,这错犯得还不算扎眼,顶多换来曹师傅几道无奈又略带责备的目光;可一旦忙起来,订单像雪片般纷至沓来,厨房瞬间乱成一锅粥,我这一开错门,那麻烦可就大了,菜肴的品质立马面临“翻车”危机。

好在曹师傅经验老到,如同久经沙场的老将,总能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力挽狂澜。要是发现开错门,曹师傅补救起来也就延迟个二三十秒;可要是我失误大了,火候一过,曹师傅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下水来,立马板起脸,严厉地训斥我,同时大步流星地走向蒸箱,抬手精准打开该开的那扇门,一边查看菜品状况,一边痛心疾首地念叨:“瞧瞧,这多蒸了 10 秒,要是碰上那些嘴刁的老饕,这菜指定得废了,蒸过头咯!”那语气里满是对菜品失误的惋惜,以及对我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在曹师傅的鞭策下,我也只能咬着牙,暗自发誓一定要早日出师。

被那些闹钟和蒸箱门折腾了无数次后,我痛定思痛,决定主动出击。我绞尽脑汁,按照不同菜品所需的蒸制时间、火候大小,仔仔细细地给闹钟分起了类。海鲜类的归为一组,贴上蓝色标签,上面画着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旁边注明大致的蒸制时长区间;肉类的自成一队,选用红色标签,印着一块色泽诱人的红烧肉,对应的时间、要点也写得清清楚楚;蔬菜类则贴上绿色标签,画着水灵灵的青菜,同样附上关键信息。

不仅如此,我还找来各种颜色、形状的便签纸,在蒸箱门上也大做文章。把对应闹钟组的菜品名称、最佳蒸制条件,用醒目的字体写好贴上去。原本千篇一律的蒸箱门,瞬间变得“花里胡哨”。曹师傅巡厨房的时候,一眼瞧见这些五花八门的标签,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又是惊讶,又是无奈。他伸手轻轻抚过那些标签,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调侃地说:“你这小鬼,花样还真多,不过倒也算是个能快速加强记忆的法子,行吧,只要能把菜做好,随你折腾。”从那之后,虽说偶尔还是会出点小岔子,但有了这些“小助手”,我犯错的频率确实降低了不少,也慢慢在清蒸这条路上越走越稳了。

年关将至,厨房里弥漫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忙碌气息。那些眼巴巴盼了许久、终于能回家过年的同事们,今儿个都满心欢喜地拖着行李陆续离开了。他们这一走,厨房就像被抽走了主心骨,每个人肩上的压力顿时如山般沉重起来。

我原本还在钻研清蒸技艺的犄角旮旯里埋头苦干,冷不丁就被厨师长火急火燎地拽回了帮厨的岗位,成了这阵仗里的“救火队员”。哪儿忙得像炸开了锅,我就得立马现身在哪儿。瞅瞅四周,平日里那些手脚麻利、经验老到的师傅们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一,他们带走的可是多年积累的娴熟手艺和默契配合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阀:有了系统崛起

承枫306

莲花楼之九天应龙

红尘平凡

称霸NBA后,国家队急哭了

只会脑洞的咸鱼

穿越大明,吊打诸国

逍遥自在,处无为

御舰飞仙:我在玄幻当舰修

南风等故人

重生80年代后,我成了我妈

敏特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