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餐桌寻宝
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餐桌寻宝,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153章 餐桌寻宝
此刻,我身处的这家悦海臻品酒店,虽挂着粤菜馆的招牌,但大酒店嘛,总得有点海纳百川的气度。虽说主打粤菜,但来自其他菜系的厨师也零星散落其间,只是数量确实不多。它没有广州穗香楼那般规模宏大,但在珠海这方土地上,也称得上是有头有脸的餐饮场所了,每日同样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正因如此,酒店管理层也深知不能仅靠粤菜单打独斗,淮扬菜的精致、川菜的热辣、鲁菜的醇厚,这些风味也得有对应的师傅操刀,才能满足不同顾客的味蕾。
其实,穗香楼那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是粤菜领衔,各路菜系师傅齐聚一堂。想想当初刚迈进穗香楼学艺,本以为能大展拳脚,开启一场厨艺的奇幻之旅,谁知道刚起了个头,就碰上些意想不到的状况,闹得我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现在回头想想,要是当时能稳稳扎根在那儿,凭借穗香楼丰富的资源,学艺之路想必会顺遂许多,各种手艺说不定能学得更快更精。但人生没有如果,时光无法倒流,如今我已经站在了珠海这片土地上,过去的就只能让它过去。
经过这一天在珠海的摸索,我也渐渐摸清了这边餐饮的门道。广州作为省会,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劲,自然能撑起一片更为多元、丰富的餐饮星空,各种菜系百花齐放,厨师人才济济一堂。相较而言,珠海的消费市场稍显薄弱,这也使得外来菜系的厨师数量相对较少,粤菜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虽说心里头对其他菜系的手艺也满是好奇,恨不得一股脑儿全学了,但我心里明白,古人说得好,贪多嚼不烂。当下我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学好粤菜,把这岭南美食的精髓吃透,先在这粤厨之路上站稳脚跟,日后若有机会,再去涉猎其他菜系,拓宽自己的厨艺版图。
曾经的我,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刃,锋芒尽显,脑子里一旦冒出什么想法,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开干,浑身散发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做事全凭一股热血。然而,现实却给了我重重一击,在一次次碰壁、受挫之后,我慢慢懂得了收敛。如今的我,就像换了一个人,学会了把自己的锐气藏起来,做事之前总会多斟酌几分,深知有些场合不能再一味地往前冲,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已然刻在了心底。
就拿当下来说,凭我现有的手艺去应对学徒阶段的那些基础活儿,那简直是绰绰有余。但我心里清楚,职场如战场,要是让别人察觉到我可能对他们的位置构成威胁,必然会招来各种防备,甚至是排挤。所以,平日里干活,我绝不抢风头,速度上故意不做到最快,成品质量看上去也就是中规中矩的水平,不让人觉得我有过度表现之嫌。遇到一些活儿,即便我心里门儿清师傅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也佯装不知,静静等着师傅开口招呼,才不紧不慢地动手。
尤其是师傅们调配那些关键的味汁时,那可是店里的“不传之秘”,我会格外小心。眼瞅着师傅要开始调汁了,我便装作若无其事地转身去忙别的杂事,可眼睛的余光却始终没离开过操作台。趁着师傅转身拿工具、或是和旁人交谈的间隙,我会不动声色地瞟一眼,默默记住一两种关键调料,再结合平日里干活的经验,大致估算一下用量。要是一时拿捏不准,我就借着帮忙打扫卫生的由头,凑近调料盒,仔细瞅瞅还剩下多少,心里默算一番,推断出这次大概用了多少量。每次获取到一点碎片化的信息,我就赶紧掏出手机,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缩写,迅速记录下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等到一天的工作结束,同事们都呼朋唤友出去玩乐放松了,我却独自回到住处,打开笔记本,凭借着这些零散的记录,一点一点拼凑、还原出师傅们的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