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淮川锦绣玉丝烩
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淮川锦绣玉丝烩,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油温的持续升高,我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临了。我转身拿起那把处理好的鳝丝,鳝丝在手中微微颤动,仿佛迫不及待地要跃入锅中一展身手。我轻轻将鳝丝倾入锅中,又是“嗞啦”一声巨响,油花四溅,宛如一场热烈的烟花秀。我立刻握紧锅铲,开始快速煸炒鳝丝,锅铲与锅壁碰撞发出清脆的“当当”声,鳝丝在杯中上下翻飞,与热油、生姜充分交融。得益于之前精心的准备,鳝丝在这光滑的锅底如鱼得水,迅速被高温包裹,表面逐渐变得金黄酥脆,而内里依然保持着鲜嫩多汁的口感,每一次翻炒都能听到那令人愉悦的“沙沙”声,仿佛是鳝丝欢快的笑声,宣告着它们正在向爽脆美味的巅峰迈进,同时也意味着我离打造出这道惊艳众人的融合菜又近了一大步。
随着鳝丝在锅中欢快地跳跃,逐渐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我深知此刻火候正佳,是时候为它注入更多风味了。我迅速伸手抓过一小把早已备好的蒜末,蒜末颗颗饱满、洁白如玉,散发着浓郁而独特的辛香气息。我将蒜末高高扬起,均匀地撒入锅中,瞬间,蒜香四溢,那股霸道的香气与鳝丝的鲜美、生姜的辛辣相互交织,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厨房,让周围的人不禁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陶醉之色。
紧接着,我目光坚定,手法娴熟地拿起调味瓶,开始调入基本味。先加入一小勺细腻洁白的食盐,精准把控着用量,既要凸显出食材本身的鲜美,又不能让咸味掩盖其他风味,食盐颗粒融入锅中,迅速溶解,悄然提升着整道菜的风味底蕴。随后,洒入少许白砂糖,糖粒在灯下迅速融化,为菜肴增添了一抹恰到好处的清甜回味,巧妙地中和了部分蒜与生姜的辛辣,使味道层次更加丰富多元。再倒入适量的生抽提鲜,生抽的醇厚酱香与鳝丝的鲜味相得益彰,进一步激发了食材内在的美味潜能。每加入一种调料,我都迅速用锅铲搅拌均匀,确保每一丝鳝丝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精华,让味道均匀渗透至食材的每一个角落。此刻,锅中的鳝丝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食材,而是汇聚了多种风味的美味载体,色香味俱全,向着完美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而我手中的锅铲,正引领着它们奏响这场美食交响乐的高潮篇章。
鳝丝成熟之际,色泽诱人,香气扑鼻,我眼疾手快,手中的锅铲精准地在锅中一铲,将那热气腾腾、让人垂涎欲滴的鳝丝稳稳盛起,装入一个洁白如雪的陶瓷盆中。这陶瓷盆质地细腻,釉面光亮,不仅能完美呈现菜肴的色泽,还能很好地保温,让美味持久绽放。它有着一定的深度,盆沿微微外扩,方便盛装汤汁,不至于外溢。像这种带汤可用的盆,通常被称作“汤盆”,细分的话,依据它的陶瓷材质与精致外观,又可以叫做“陶瓷汤盆”或“白瓷汤盆”,它可是盛装这道融合了多地风味鳝丝的绝佳容器,让菜品从炉灶到餐桌的过渡尽显优雅。
我利落地将炒好鳝丝的锅从炉灶上移开,此时,锅身还微微散发着余热,那是刚刚一场“美食激战”留下的余温。我端着锅快步走到水槽边,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瞬间倾泻而出,如同一道银色的水帘。我微微倾斜锅身,让水流轻柔地冲刷着锅的内壁。神奇的是,这口被老板视作珍宝、用来爆炒无数美味的好锅,果真不负盛名,在水流的轻抚下,几乎不见什么残留的食物渣滓或油污粘连。
只见原本附着在锅壁上星星点点的油渍,在水流的裹挟下迅速瓦解,随着水流旋转着、跳跃着流入下水道。锅铲划过的痕迹处,也没有留下丝毫顽固的污渍,仅有几缕淡淡的水汽升腾而起,仿佛在诉说着刚刚那场热烈的烹饪过程。我轻轻用手擦拭了一下锅壁,入手一片光滑,这触感让我不禁对这口锅的良心品质又多了几分赞叹。如此干净清爽的锅具,足以见得它平日里被精心养护的程度,也难怪老板能用它炮制出一道又一道令人叫绝的佳肴。我简单冲洗完毕,将锅沥干,放回原位,准备迎接下一步美食创作的挑战,而这口锅,无疑给了我更多信心,让我愈发期待后续工序能为这道融合菜带来怎样的惊艳蜕变。
我将洗净的锅重新稳稳架在炉灶上,随着旋钮的转动,幽蓝的火焰再次欢快地舔舐着锅底。待锅热得差不多了,我拿起油瓶,瓶口微微倾斜,金黄色的食用油如涓涓细流般滑落,在锅底均匀地铺开,只留下一层轻薄透亮的底油,这底油不多不少,既能为后续烹饪提供润滑,又不会让菜品过于浪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