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爱吃赛螃蟹的乌梨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从何时起,父母跟一家“淮扬口味”的菜馆搭上了线。母亲平日里总是把我在扬州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学习厨艺的艰辛,还是生活中的琐碎日常,都一股脑地挂在嘴边念叨着。这些念叨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竟不知怎的传到了菜馆老板娘的耳朵里。老板娘一听,眼珠子一转,立马动了心思,提出让我趁着正牌厨师回家过年的当口,去店里试工。还打着如意算盘,说要是我的手艺过关,就把我留下;要是不行,那也没办法,只能让我走人。
听闻此言,我的心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拽入了冰窖,变得冰凉冰凉的。我心心念念的可都是锦香居的师傅们啊!在那里,我每日每夜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食材的精挑细选,到烹饪技巧的反复打磨,每一步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如今年后转正的机会已然近在咫尺,我怎么舍得就这么轻易地放弃呢?
于是,我心急如焚地向父母表明了我坚决拒绝这份差事的态度。我声情并茂地跟他们讲述着我在锦香居的成长与收获,试图让他们理解我的执着。可父母却像两个固执的卫士,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念叨着外面的世界再精彩,终究不如家乡安稳踏实。我费尽唇舌,百般劝解,甚至不惜跟他们描绘未来在扬州的美好蓝图,可父母却像吃了秤砣——铁了心,直言已经和老板娘把事情敲定,这会儿要是反悔,人家临时找不到厨师,菜馆的生意可就乱了套了。
无奈之下,我只得妥协。和父母商定:不管怎样,我最多从现在开始帮忙一个月。等原先的厨师回来,我立马回锦香居。毕竟我心里有数,自己学艺尚未精湛,也不愿在这儿敷衍度日,荒废了好不容易学来的手艺。
趁这个师傅还没有走,我过去做交接。年关将至,他回家心切,看到有人过来接手,自然十分高兴。毕竟年底了,要找个合适的代班可不容易,看样子他也被老板娘蒙在鼓里了。他或许还没意识到,老板娘根本不清楚我的手艺如何,万一我手艺不过关,到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厨师,她的饭店可就开不下去了。
这个“淮扬口味”餐馆不大,店面虽小,五脏俱全,里面就一个厨师、一个配菜员,外加一个服务员。一到用餐高峰,人手就显得格外紧张,这时候就看不到老板娘的身影了,她自己便充当帮厨加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毕竟开餐馆得精打细算,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我心里也明白,这种时候我要是挑明情况,难免有抢别人工作的嫌疑,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走进厨房,我一眼就看到了厨房间的汤锅,那汤锅里零零散散、清晰可辨的几根鸡脖子和几块扇骨,骨头剔得干干净净,几乎看不到什么肉。我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他:“你这个是什么汤?”他一脸坦然,回答说是高汤。
我顿时无语了,接着又问:“你学过淮扬菜吗?”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这个店以前的师傅就是正宗的淮扬菜师傅,后来不干了,老板娘就把我从配菜提拔上来做炒菜师傅。”听到这儿,我心里更是无奈,再指着那锅所谓的“高汤”问他:“这个叫高汤吗?”这时,老板娘听到声音走了过来,瞥了一眼汤锅,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骨头汤吗?那不是吗?而且这样便宜。”
我真的是彻底无语了,怪不得别人总说淮扬菜不正宗,原来是被这样的人给搞砸了。面对这样的解释,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也懒得解释了。我只是对他说:“你过完年赶快回来,我还要到扬州上班。”他听了,非常高兴,毕竟我没有抢他饭碗,他还能愉快地过年。我心里却在想,要是他知道被老板娘算计了,会有什么反应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