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想起故人
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4章 想起故人,还珠之云倾帝心,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道长身着青色道袍,长须飘飘,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
他微笑着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关于这阁老池的名字,有两种说法。
其一,相传宋代的孙复、石介两位饱学之士,在此讲学论道。
他们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对儒家经典有着独到的见解,常常引得众多学子慕名前来聆听教诲。
他们的言行举止,皆为世人楷模,被尊称为‘阁老’,久而久之,这池子便因此得名。”
永琰听得入神,小脑袋里似乎在努力想象着两位阁老讲学的场景,忍不住又问:“那他们都讲些什么呀?”
道长耐心解释道:“他们讲授的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教导学子们要心怀天下,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担当的人。”
永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那第二种说法呢?”
道长接着说道:“其二,据传,金代的奉符县令吴侃与其母王氏,心怀善念,向岱庙敬献了九块玲珑石,放置于这池内及周围。
吴侃为官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此池唤作阁老池。”
“原来是这样。”永琰小声嘀咕着,眼睛又看向了池子。
他先是蹦蹦跳跳地凑近阁老池,蹲下细瞧,水中鱼儿穿梭,搅起圈圈涟漪,阳光穿透池水,闪烁的光斑仿若细碎金鳞。
此时,永琰仿若发现新大陆一般,猛地站起身,扬起满是稚气的脸蛋问道:“那这池子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呀?”
闻得永琰发问,道长微微侧身,目光柔和地看着永琰,耐心地解释,“这池中之水源于泰山的山泉水。
通过地下暗渠引入,泉水清澈甘冽,终年不断滋养着这一方天地。”
说罢,他抬手遥指泰山方向,仿佛能顺着那看不见的暗渠,溯源至泉水的起始之处。
永琰脑袋一歪,眼珠子滴溜溜一转,一脸认真地又抛出个问题,“那这水里有没有龙王呀?
我看《西游记》的时候,水里有龙宫,龙宫里边是有龙王的。”
此言一出,仿若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周围的人先是一愣,继而有人忍不住掩嘴偷笑,低低的笑声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乾隆亦被逗乐,佯怒地瞪了永琰一眼,轻声呵斥,“小十五,休得胡闹。”
道长却仿若未闻周遭的动静,他微微颔首,一脸严肃地认真回应:“阿哥心怀好奇,这是好事。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或许这阁老池里,还真的有,我们未知的奇妙存在呢。”
他目光深邃,望向池水深处,仿若真能穿透这澄澈水面,窥见那神秘未知。
说话间,微风拂过,池水轻轻晃动,似在应和着道长的言语。
永琰得了肯定的回答,顿时眉开眼笑,像个小大人似的晃着乾隆的裤腿,一脸得意,“阿玛你看,道长没否认我的想法呢。”
乾隆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摇了摇头,手指轻点永琰的脑门,“你呀,脑子里一天净想些天马行空的东西。”
嘴上虽这般说,眼中的宠溺却如春日暖阳,暖融融地洒在永琰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