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五律三首
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五律三首,还珠之云倾帝心,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隆闻听此言,嘴角轻扬,眼中闪过一抹自得,轻轻执起萧云柔荑,温声道:“云儿,这历下亭于朕而言。
承载着诸多往昔回忆,朕的笔墨能为此亭添彩,亦是幸事。”
二人款步迈入历下亭,乾隆目光深邃,仿若穿透岁月迷雾,流露出些许怅惘与感慨。
萧云心思细腻,敏锐捕捉到这微妙情绪。
她眨了眨仿若藏着星子的明眸,轻拽乾隆衣袖。
她好奇心顿起,“弘历,瞧你这般模样,一入此亭便似陷入沉思,定是勾起不少回忆,快同我讲讲,你初次来时情形如何?”
乾隆微微仰头,似在回溯尘封旧事,良久,缓声道:“你瞧这历下亭,历史源远流长,其踪迹可追溯至北魏。
朕当年初至此处,已过而立之年,意气风发,一心想在这天地间闯出一番作为。
听闻历下亭素有文人雅聚、吟诗作对之风,便慕名而来。
那是个春光正好的时节,湖面波光粼粼,岛上柳绿花红,美景当前,灵感也仿若泉涌。
朕踏入亭中,只见一众文人雅士已在其中,或高谈阔论,或挥毫泼墨,好不热闹。”
萧云听得入神,双眸圆睁,满是探究之意,追问道:“那后来呢?可有什么逸闻趣事?总该有几段佳话流传吧。”
乾隆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仿若忆起当年的意气风发,“后来啊,众人见朕前来,纷纷邀朕一同吟诗。
朕也不推辞,当即以这历下亭为引,赋诗一首,众人听后皆赞不绝口,称朕才情不凡。
那一日,我们从诗词谈到古今,从家国谈到抱负,直至夕阳西下,仍意犹未尽。
那种与志同道合者畅所欲言、切磋才学的感觉,至今铭刻心间。”
萧云轻轻颔首,眼中满是向往,“听起来妙趣横生,真想穿越回那个时候,瞧瞧而立之年的你。”
乾隆宠溺地揽过萧云香肩,“云儿,此刻你伴朕左右,咱们一同续写新篇,留下独属于咱们的美好,岂不更佳?
这历下亭见证无数春秋更迭,往后,它亦会铭记,你我此刻的情深意笃。”
此时,微风携着馥郁花香与湖水的润泽气息悠悠拂过。
萧云依入乾隆怀中,轻声呢喃,“有你在,天涯海角皆是美景,弘历你当年作的诗也念给我听听?”
乾隆瞧见萧云这兴致盎然的模样。
他嘴角泛起一抹宠溺且深情的笑意,缓声开口,醇厚的嗓音,仿若携着岁月的温柔:“朕当年作了三首,不知云儿想听哪一首?”
萧云眨了眨仿若藏着繁星的大眼睛,目光盈盈望向乾隆。
她带着几分娇俏的撒娇劲儿,“那就把这三首一字一句地,都念给我听嘛,我想听你亲口道出这些美妙诗韵。”
乾隆微微一怔,心下诧异这丫头今日怎如此兴致高涨,可面对她这娇柔模样,又怎忍心拒绝。
他轻轻整了整衣摆,清了清嗓子,微微仰头,目光仿若穿越时空,回溯至当年情境,缓缓吟道:
芳洲城郭里,亭榭画图间。
杜句已称古,春游偶趁闲。
渔歌隔浦远,桥影卧波弯。
一棹蓬瀛到,仙风那引还。
待乾隆念完。
萧云莲步轻移,上前轻轻拉住乾隆的衣袖,歪着头,眼眸里满是探究之意,“弘历,你当时写这首诗心境如何呀?
心里到底在思量些什么呢?我好想知晓,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更贴近你那时的心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