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3章 保护运输队,50年的军旅人生,书之母,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为了绝对的安全,每架无人机飞行的距离,几乎是卡在控制器的极限。
稍有不慎,无人机就很有可能因为脱离了控制器的范围所失控,虽然它不会直接坠毁,但找寻起来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毕竟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树林中,它的外壳都是迷彩色,连螺旋桨叶也是黑色或绿色。
“报告,发现一支身份不明的队伍,在东北方向大约4.3公里处,距离道路大约1.5公里,能够看到车队”。
伍六一通过车载显示屏,发现了图像中几个移动的小黑点,赶快拿起无线电,向运输队总指挥赵永大校汇报道。
一旁的战士也将这个消息同步汇报给了李宁。
随后便根据图像的位置,分析列出来了打击数据,只要确认对面是敌军,并且领导也决定使用火炮进行打击,最多三分钟,炮弹就会如冰雹一般落在那附近。
“识别数据失败,方圆5公里之内并没有己方部队存在,确认为蓝方特种兵,请将打击数据上传,我方114号炮兵阵地已做好打击准备,预计开火后30秒将其消灭”。
还没等赵永大校回话,李宁所在的指挥部就给出了结论,同时还将打击所需要的大致时间给列了出来,这效率简直高了的不止一个档次啊!
“开火,同时加快行进速度”。
这边的声音刚落,赵大校那边也有了决定,不过相比之下还是慢了不少。
而被他们盯上的目标,此刻还在进行着艰苦跋涉。
“大家努力加把劲儿,再往前走7公里就能看到浮桥了,咱们的任务是给火炮打击做校准,到时候……”
“队长你别再说了,咱马上就要去导演组歇着了,先省点力气吧!”
“你们就不能跟上级问一下子,为什么在7个小时里,会连续换了三个不同的任务吗?”
听到自己小队队员的质疑,军衔为中尉的队长有些生气,可此刻又没办法发火,因为他也很想搞懂为什么任务变换的这么快?
先是去找红方总指挥部,小队13人翻过两座山,趟过了西兰河在整个演习区域内最宽,最深的河道,还差点与一支迎面巡逻队撞上了。
结果三个小时前要让他们去给后勤基地做激光指导,这几乎是原路返回,又从西兰河的最宽处游了一次,唯一的好消息是不用走太远。
坏消息是遭到了红方超过一个连的围追堵截,好不容易在无减员的情况下摆脱了追兵,按照惯例打开无线电,向营部汇报了一下小队目前的情况和所在位置。
结果又来任务了,给炮兵做观察哨去。
倒不用再过河了,只是要过两处非常明显的开阔地,和走一大段山路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