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风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吏治,韶龄传,程长风2,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朱佑樘显然打算大干一场。
弘治元年三月,才刚刚祭奉完太庙的朱佑樘就把文武大臣及朝中内外四品以上官吏姓名,标帜于文华殿墙壁上。
“皇上这是要学范仲淹绘制《百官图》啊?”韶龄看着在文华殿里爬上爬下写名字的皇帝,不禁笑了出来。
谁知他竟遗憾地说:“我朝若是真有范文正公这样的直臣就好,我就不用这么辛苦把内阁大学士该干的都干了。”
“如今内阁,万安已死,刘珝致仕,尹直也获罪了,只余刘吉一人,正是选用人才的好时候。”韶龄一边给朱佑樘换笔添墨一边说。
“所以,我打算让刘健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机要事务。”朱佑樘说。
“刘大人?”韶龄笑了,“当日我还以为陛下下棋输给他了,没想到陛下棋艺如此高超。”
正在奋笔疾书的朱佑樘停了下来,了然的笑了:“原来那日你急着收棋盘是以为我输了?哈哈哈。”
韶龄不无好气道:“陛下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臣妾哪里知道。”
朱佑樘放下笔,拉着韶龄对着这面写满名字的墙说:“你快来看,这才是我大明朝才高八斗的才子,大明中兴就要靠他们了。”
韶龄望着上面的名字,默念:“徐溥、王恕、倪岳、马文升、叶淇、余子俊、闵珪、白昂、徐贯.....”
“这些是四品以上的,像杨一清、刘大夏他们朕也会好好安排。朕还要广开经筵,从太学生中再瞧瞧,有没有像杨一清这样优秀的太学生。”
“李东阳和谢迁也是极优秀的。”韶龄说。
“阿韶你是举贤不避亲仇啊。”朱佑樘笑说。
韶龄摆摆手:“臣妾可不是祁黄羊,不过欠了他们人情而已。”
朱佑樘一愣,笑得更厉害了,扶着梯子说:“好好,娘娘欠的人情,自然是朕来还。”
然而,整饬吏治远远没有朱佑樘想得那样容易。他的第一块铁板便是内阁中唯一留下的刘吉。
其实刘阁老“弹棉花”的技能朱佑樘也不是第一次领教了,当年李东阳与徐经、唐寅卷入的鬻题案便是他负责重新校对的。他绕来绕去成功将自己置身事外,既没有没有得罪万安,也没有得罪当年还是太子的朱佑樘任何一方。
对于刘阁老这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阁臣,御史们很是不屑,纷纷上奏弹劾,朱佑樘也想借此机会将他清理出内阁。
可是刘阁老不愧是浸淫官场几十年的高手,他先是建议不循资格,超擢提拔一些有才干的官员,想借此来笼络言路官员。可是言官的议论犹未平息。刘吉便露出了他狠绝的一面,屡兴大狱,找了由头,将弹劾他的言官关押的关押,贬斥的贬斥,致使都察院和六部官署为之一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