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9章 足五里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者连连道谢,太爷爷摆摆手说:“救人病痛,本就是医者分内之事。”
告别老者后,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
太爷爷给我讲,“足五里”之名,首言“足”,明确其位于下肢足部;“五里”有着“五里之广,五里之深”之意,所以此穴蕴含着距离、范围与深度之意。从字面上理解,足五里暗示着该穴位在肝经乃至全身具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作用。
“五里”之深,寓意着该穴位能够深入调理肝经内部的气血运行。肝藏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的失调常常相互影响,而足五里穴通过深入调节气血的平衡,能够改善肝经所主的一系列病症。
肝经循行经过少腹、阴器、胁肋等部位。当肝经气血不畅时,可能出现少腹疼痛、疝气、阴囊肿痛、胁肋胀痛等症状。足五里穴凭借其对肝经气血“五里之深”的调节作用,能够疏通经络,缓解这些部位的气血阻滞,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此外,“五里”之广,也暗示着足五里穴的作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局部,而是对肝经整体的气血运行产生影响。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肝经气血的失调可能导致目疾、筋脉拘挛、手足震颤等病症。刺激足五里穴,有助于恢复肝经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改善这些与肝经相关的全身性症状。
总之,足五里穴名中的“足”指明了其位置所在,“五里”则蕴含着其对肝经气血深入、广泛的调节作用。通过理解穴名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治疗病症的原理和机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