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承山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充满了敬佩,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与伟大。
太爷爷说“承”,有承接、承受之意;“山”,在中医理论中常象征着厚重、稳定,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山被视为力量、稳固和依靠的象征。承山之名,形象地描绘了该穴位所具有的承载、支撑的作用,仿佛是人体的一座稳固的山峦,承受着身体的重量和压力。
从中医经络气血运行的角度来看,承山穴处于足太阳膀胱经之上。膀胱经为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经脉之一,其气血运行充沛,贯通周身。承山穴作为膀胱经上的要穴,承接了膀胱经气血的输注,如同山脉承接雨水的滋养一般,汇聚了充足的阳气和能量。
正因如此,承山穴具备了强大的治疗作用。首先,对于腰腿疼痛的病症,承山穴能够发挥显着的疗效。中医认为,腰腿部位的疼痛多与经络气血不畅、寒湿凝滞有关。“承山”之意在此体现为承受身体的重量,当腰腿出现问题,承山穴所承接的阳气和气血,能够温通经络,驱散寒湿,缓解腰腿部位的拘挛疼痛,使其重新承担起身体的支撑作用。
其次,承山穴对于痔疾的治疗也颇有成效。痔疾在中医理论中多因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所致。膀胱经主水液代谢,承山穴承接了膀胱经的气血,能够调节水液代谢,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从而改善痔疾的症状,让身体的“支撑”部位恢复正常功能。
再者,承山穴还可用于治疗小腿抽筋。小腿抽筋多由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或寒湿凝滞引起。承山穴的阳气和气血输注,能够滋养筋脉,缓解痉挛,就像为小腿提供了坚实的“靠山”,使小腿肌肉恢复正常的功能。
此外,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承山穴还常用于治疗脚气、便秘等病症。脚气多因湿邪下注所致,承山穴的利湿作用有助于消除湿邪;而便秘则与肠道气血不畅有关,通过刺激承山穴,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肠道功能,如同为身体的排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