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小肠俞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年轻人连连道谢,目送我们继续前行。
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充满了敬佩,也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小肠”,在中医脏腑理论中,小肠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它承接胃腐熟后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并将糟粕向下传递给大肠。“俞”字,有输注、转输之意。小肠俞,即小肠之气转输、输注之所。
从穴名来看,小肠俞是小肠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周身,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穴位则是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当小肠的功能失调,产生各种病症时,其病气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小肠俞穴,而刺激小肠俞穴,也能够调节小肠的功能,治疗相应的病症。
小肠俞之所以能治疗其所主之病,首先在于其与小肠的经络联系。小肠经与膀胱经相表里,小肠俞位于膀胱经上,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刺激小肠俞能够调整小肠经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的主要病症包括小肠虚寒、小肠实热等。小肠虚寒时,常表现为腹部冷痛、肠鸣泄泻、完谷不化等。刺激小肠俞可以温通小肠经气,补充小肠阳气,增强其消化吸收和分清泌浊的能力,从而缓解虚寒症状。
当小肠有实热时,可能出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尿痛等症状。此时,针刺或艾灸小肠俞能够疏泄小肠经的郁热,清热利湿,使邪热得以排出,恢复小肠的正常功能。
此外,小肠俞对于小肠气滞所致的腹部胀满、疼痛等病症也有治疗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能够促进小肠之气的运行,消除气滞,缓解胀满疼痛。
小肠俞的功效反映了其与小肠的密切关系,其治疗所主病症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脏腑学说。通过对小肠俞的深入理解和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小肠功能,为治疗相关病症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