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小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不容穴,十四经穴,可乐小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告别路人后,我和太爷爷继续前行。微风拂过,太爷爷的衣角轻轻飘动,他那高大的身影在我眼中愈发清晰,他的医术和仁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不容”之名,深含中国传统文化之韵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容”有包容、容纳之意,而“不容”则暗示此处气血运行易受阻隔,难以顺畅地容纳充足的气血。
从中医经络学说及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穴位之名常蕴含着其独特的功能与特性。不容穴因其名,便暗示了其在调理气血、通经活络方面的重要作用。
不容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相关病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理念紧密相连。首先,其位于胃经之上,胃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当胃之功能失调,出现如胃胀不容、胃痛不容、呕吐不容、食欲不振不容等症状时,刺激不容穴能够调节胃经的气血运行,恢复胃的正常容纳与腐熟之能。
其次,不容穴所处位置靠近胃脘部,对于胃脘部的病症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例如,当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导致胃脘胀满疼痛不容时,通过按摩或针刺不容穴,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和胀满之感,使其恢复容纳之态。
再者,中医认为经络气血的通畅与否关乎身体的阴阳平衡与健康。不容穴作为气血运行容易受阻的部位,通过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对一些由于气血不畅引起的病症,如胸胁胀痛不容等,发挥调和治疗作用。
总之,不容穴之名既反映了其气血运行的特点,又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理念。其治疗所主病症的功效,正是基于其在经络中的位置和与相关脏腑的联系,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使身体恢复和谐健康的“容纳”之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