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图穷匕见
土着与土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图穷匕见,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土着与土猪,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盐州杨家。
从仁多保忠那里回来,杨元奇基本确定所想,最后的一段对话是他的试探。
杨元奇借着杨家军愿意越过大漠的说法,让仁多保忠乱了方寸,这是显然不可能的,但那会他说愿意,仁多保忠就不好应答。至于仁多家族军队东移还是后说杨家军两千北上,这都不重要。如果仁多家族没有走的想法,前面这句杨家出兵,哪怕杨元奇是诓他,他也得先认真和杨元奇商量,因为这是有可能解仁多家族困局的。何况,当杨元奇说两千精锐北上,仁多保忠答应得太快。
杨元奇敲着桌子,仁多保忠想举族迁走?当时你不走,现在就能顺利让你如愿?!
杨元奇先写了个加急折子报开封,把白池遇袭的事报回去,主要叙述白池隔着大漠,易攻难守,要想那里安宁,需有大宋骑兵在漠北形成一定威吓,同时集重兵压制东边耶律南仙部。
这是一封不会被采纳的折子,杨元奇这是要挑起和西夏东线纷争么?现在大宋有意巩固西边河西走廊,怎么会在东线起波折。杨元奇不担忧,有这个折子他就有说法留住仁多家族的一大批马。军队走可以,人走也可以,马得给我留下一批,打官司也得留下先。盐定路经略司这个官司可以打!
……
盐州州衙。
仁多保忠发出急件,他得举族西迁,不能再等。杨家一步一步把兵力北调,他拦住这次也拦不住下次,不能等杨家军在盐州形成优势,他再来走啊。他以前就是不果决。盐州对比河西走廊,仁多家族机会更多更大。仁多保忠甚至觉得这就是天命,回到家族开始的地方。
仁多保忠前面通过朱勔和蔡京,已经应得童贯首肯,童贯能从盐定路调两万精骑,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事,于公于私都是爽事一件。真正没下决心的是蔡京,蔡京甚至都找不到替死鬼去盐州接下仁多保忠。
蔡京虑的是杨家发现是不可为,果断弃掉盐州,现在杨兴武是可以弃的。调走一支强军,怎么都得通过盐定路经略司,他们的商议是仁多保忠接令,不管杨兴武作何表态,经略副使的仁多保忠可以一边执行中枢策略。如此措手不及,杨兴武发狠把杨家军也全部回撤定边放弃盐州呢?!这不就是嘴仗官司!
仁多保忠现在不能太考虑蔡京的想法,他在信函中强调时间拖太久,杨家就能北上加强盐州防御。蔡京必须取舍!要是这样都不行,仁多保忠甚至打算和杨家媾和。天命不属于仁多家族,那他就认!
这是一封先到杨家案头的信函。
……
定边经略司。
陈遘急匆匆的跑来找杨兴武,一脸困惑和恼怒。
杨兴武拍了拍桌子:“陈大人,是西夏大举南下,何事如此慌张?”
陈遘一听深呼吸沉下心神,这事虽然和盐定路方略不符,却也的确符合中枢目前的方向。
陈遘说:“政事堂枢密院两份诏令几乎同时抵达。诏令一来自枢密院,西北童帅要求增兵,枢密院调盐州仁多将军部两万精骑西进。诏令二来自政事堂,吏部所发,以杨元奇为轻车都尉(从四品)、明威将军(从四品)、观察使(正五品)知盐州。两份诏令同时发盐州节度使、盐定路经略副使仁多保忠,其中枢密院的调兵令为加急。”
杨兴武一脸疑惑:“这事怎么没有和经略司商议?”
这时候潘良贵和吴用也进来,潘良贵道:“经略司可不奉旨,将从中御,经略司也能算中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