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上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东汉中后期戚宦争权,华夏风云人物传,司马上松,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内忧外患不断,犹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破船。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洪水、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百姓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武器,反抗朝廷的统治。国外,边疆战事吃紧,匈奴、羌人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边境,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安帝却沉迷于享乐,对朝政不闻不问,整日花天酒地,将国家大事都交给王圣、李闰等人处理。在他们的黑暗统治下,东汉王朝的局势愈发危急,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安帝驾崩后,阎姬为了继续掌控朝政,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秘不发丧。她与阎显等人商议,立北乡侯刘懿为帝。刘懿在位仅七个月便病逝了,命运似乎一直在捉弄这个王朝。此时,宦官孙程等人抓住时机,发动政变,他们经过周密的谋划,联络了一批对阎氏集团不满的宫廷卫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孙程等人率领着这些忠诚的卫士,迅速控制了宫廷的关键通道和宫门,与阎显等人的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厮杀,孙程等人终于杀死了阎显等人,成功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顺帝。
顺帝即位后,对孙程等宦官感恩戴德,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是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大功臣。于是,他将孙程等宦官全部封为侯,史称“十九侯”。从此,宦官的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孙程等人在朝廷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他们干预朝政,操纵官员的任免,官员的升迁贬黜全凭他们的一句话。他们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有时甚至对皇帝颐指气使,皇帝在他们眼中,仿佛只是一个傀儡,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工具。他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生活奢侈糜烂,修建豪华的府邸,豢养大量的奴仆,与外戚专权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商业贸易,操纵物价,使得民间经济陷入了混乱,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顺帝的皇后梁妠,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梁商是朝中的大将军,家族势力庞大。梁妠为人端庄贤淑,知书达理,深得顺帝的宠爱。然而,梁商却野心勃勃,他并不满足于家族现有的地位和权势,而是利用女儿的地位,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梁商在朝中广结党羽,他以利益为诱饵,拉拢了一大批官员,将梁氏家族的成员纷纷安插在重要职位上,上至中央的核心部门,下至地方的关键岗位,都有梁氏族人的身影。他还与宦官张逵等人勾结,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掌控朝政,实现自己的野心。梁商表面上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对人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渴望成为东汉王朝真正的主宰者。
张逵等人虽然与梁商勾结,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张逵等人担心梁商的势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在权力的诱惑下,他们的联盟变得脆弱不堪。于是,张逵等人密谋除掉梁商,企图重新夺回权力的主导权。他们向顺帝诬告梁商谋反,编造了一系列看似合理的证据,试图让顺帝相信他们的谎言。顺帝起初并不相信,但在张逵等人的一再劝说和蛊惑下,他开始对梁商产生了怀疑。毕竟,梁商的势力已经如此庞大,让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感到不安。
梁商得知张逵等人的阴谋后,十分惊恐。他深知,一旦顺帝相信了张逵等人的话,自己和整个梁氏家族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都将化为泡影。于是,梁商决定先发制人。他联合宦官曹腾、孟贲等人,向顺帝揭露了张逵等人的阴谋。他详细地向顺帝讲述了张逵等人的计划和背后的动机,拿出了确凿的证据。顺帝得知真相后,大怒,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张逵等人蒙骗,差点错杀忠臣。于是,顺帝下令将张逵等人全部处死,以平息这场风波。
经过这场风波,梁商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他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成为了实际上的掌权者。顺帝对梁商也愈发信任,将朝政大权都交给了他处理。梁商的野心得到了进一步的膨胀,他开始更加明目张胆地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压异己。他的儿子梁冀,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成长为一个野心勃勃、飞扬跋扈的人。梁冀自幼便生活在权力的中心,享受着荣华富贵,他对权力的渴望比任何人都要强烈。他在父亲的庇护下,逐渐掌握了朝廷的部分权力,开始为所欲为。
顺帝驾崩后,梁妠和梁商立年仅两岁的刘炳为帝,是为冲帝。冲帝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根本无法理政,朝政大权自然又落入了梁氏兄妹手中。然而,命运再次对这个王朝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冲帝在位仅半年便夭折了。梁氏兄妹又立八岁的刘缵为帝,是为质帝。质帝虽然年幼,但却十分聪明伶俐,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他对梁冀的专权跋扈十分不满,在他小小的心中,已经对这种黑暗的政治局面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一次,在朝堂上,质帝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梁冀说:“此跋扈将军也。”这句话虽然出自一个孩子之口,但却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梁冀的要害。梁冀听后,又惊又怒,他没想到一个孩子竟然如此大胆,敢公然指责自己。他担心质帝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于是便在心中萌生了一个恶毒的计划。他派人在质帝的食物中下毒,将质帝毒死,手段残忍至极,令人发指。
质帝死后,梁冀为了继续掌控朝政,满足自己无尽的权力欲望,立十五岁的刘志为帝,是为桓帝。桓帝即位后,梁冀的权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被封为大将军,食邑三万户,位在三公之上,成为了朝廷中真正的无冕之王。梁冀在朝中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他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荣辱,官员们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生活奢侈糜烂,他修建的府第,规模宏大,豪华无比,堪比皇宫。府中的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他还广纳美女,蓄养歌姬,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的府邸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还有专门的狩猎场和跑马场,供他娱乐消遣。为了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梁冀不断加大对百姓的搜刮力度,导致民间经济崩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他的怨恨达到了极点。
梁冀的专权跋扈,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强烈不满。许多正直的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梁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揭露梁冀的罪行,希望能够引起桓帝的重视,严惩梁冀,还朝廷一个清明。然而,梁冀在朝中势力庞大,他的党羽遍布各个角落,这些弹劾的奏章往往还没到桓帝手中,就被梁冀的人截获。那些敢于弹劾梁冀的大臣,也都遭到了梁冀的残酷迫害,有的被罢官免职,有的被流放边疆,有的甚至被杀害。李固、杜乔等大臣,为了维护朝廷的正义,与梁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们多次上书桓帝,言辞恳切地历数梁冀的累累罪行,从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到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恳请桓帝能为江山社稷着想,严惩梁冀。然而,这些奏章无一例外石沉大海,反倒招来梁冀的疯狂报复。李固先是被罢官,后又被诬陷下狱,含冤而死;杜乔也未能幸免,被梁冀派人监视,最终在绝望中自尽。
面对梁冀的种种恶行,桓帝虽心中愤恨难平,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他深知梁冀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自己便会性命不保。但仇恨的种子已在桓帝心中种下,他一面在梁冀面前继续伪装成懦弱无能的模样,一面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终于,桓帝与单超、具瑗等五位宦官秘密谋划,趁梁冀稍有松懈之时,发动宫廷政变。桓帝亲自率领御林军,迅速包围了梁冀的府邸,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梁冀见大势已去,自知罪孽深重,与妻子孙寿一同自杀。
梁冀倒台后,被抄没的家产竟达三十多亿钱,相当于全国半年的租税收入,足见其贪腐之巨。经此一役,外戚势力受到沉重打击,然而,桓帝却因倚重宦官,使得宦官权力急剧膨胀,东汉王朝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泥沼,政治愈发黑暗,社会矛盾愈发尖锐,离王朝的覆灭也越来越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