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八百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终始篇第九(二),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风云八百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帝一听,脸色都变了:“这么严重啊!那咱们得赶紧想办法预防和治疗才行!”
岐伯点头赞同:“没错!预防和治疗是关键。不过,话说回来,这脉口盛衰虽然能反映出身体的一些问题,但也不能全靠它。毕竟,咱们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经络、穴位、脏腑都是相互关联的。要想真正保持健康,还得靠咱们平时的养生之道啊!”
黄帝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着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朕近日对那中医里的‘关格’二字颇感兴趣,你给朕说道说道,这究竟是个啥玩意儿?”
岐伯一听,心里那个乐呵,心想:这黄帝老爷子又开始他的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了。不过,谁让他是老大呢,咱得耐心解释不是?于是,岐伯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老中医的架势,缓缓道来:“陛下啊,这‘关格’啊,可不是什么路上的关卡,也不是吃饭时的格挡,它是咱们中医里一个相当有深度的概念。”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心想:哦?还有深度?快说说,让朕也长长见识。
岐伯接着说:“要想弄明白‘关格’,咱们得先知道两个脉位,一个是人迎脉,一个在手腕内侧的太阴脉口。这俩脉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两个小探子,时刻汇报着身体的健康状况。要是它们俩都疯了一样,‘砰砰砰’地跳得比平时快上四倍,那可就热闹了,这种情况,咱们就叫它‘关格’。”
黄帝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关格?听起来挺吓人的,是不是得了这病,人就快不行了?”
岐伯一看黄帝这表情,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心想:这黄帝,还真是爱一惊一乍的。于是,他赶紧正色道:“陛下所言不虚,‘关格’确实是个棘手的家伙。它就像是一道紧闭的大门,把咱们身体的阴阳气血都给堵住了。气血不通,身体自然就要出大问题。所以啊,‘关格’一旦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打开这扇门,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治疗‘关格’岂不是很难?”
岐伯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难是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咱们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要是‘关格’是因为寒气太重导致的,那咱们就得用温热的药物来散寒;要是气血亏虚引起的,那咱们就得补补气血。总之,得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黄帝一听,若有所思:“嗯,看来中医还真是博大精深啊。不过,岐伯啊,你说这些术语,朕听着怎么跟听天书似的?能不能说得再接地气点?”
岐伯一听,乐了:“行,那我就用大白话给您解释解释。咱们可以把身体想象成一条大河,气血就是河里的水。人迎脉和太阴脉口就像是河上的两个闸门。正常情况下,这两个闸门会根据需要适时开闭,调节水流。但是,如果这两个闸门同时出了故障,开得太大或者关得太紧,那河水就要泛滥或者干涸了。这‘关格’啊,就是那两个闸门同时出问题的结果。咱们治疗‘关格’,就像是修理工一样,得找到问题所在,把闸门修好,让河水重新流动起来。”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比喻打得真是绝了!朕现在算是明白了,‘关格’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儿。看来,咱们中医还真是处处充满了智慧和趣味啊!”
黄帝突发奇想,他挠着下巴上的龙须,一脸认真地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这人迎脉要是跳得跟小兔子似的,一盛、二盛、三盛的,咱们得咋整啊?”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平时忙于治国安邦,偶尔也会对这些医学小把戏感兴趣嘛。于是,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一段既专业又幽默的讲解。
“嘿,黄帝,您问对人啦!这人迎脉啊,它要是稍微激动一下,跳得比平时快那么一点点,咱们就叫它‘一盛’。这时候呢,咱们得采取‘平衡大法’,就像调节天平一样。您看,足少阳胆经这时候有点儿亢奋,咱们就用针给它‘泄泄火’,让它冷静点儿。而足厥阴肝经呢,就显得有点儿萎靡不振,咱们就得给它补补元气,让它精神起来。这手法啊,得二泻一补,就像打鼓一样,咚咚咚两下轻敲(泻),再咚一下重击(补),每天来一次,保证药到病除。不过啊,您得记得,每次扎针前都得摸摸脉,看看效果咋样,要是还跟打了鸡血似的,那就继续‘疏躁取之上’,直到它心平气和,跟您喝茶聊天一样淡定。”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方法听起来挺有意思的!那人迎二盛呢?是不是得更猛点儿?”
岐伯哈哈一笑:“对头!人迎二盛的时候,这家伙可就真成小兔子了,蹦跶得欢呢。这时候,咱们得请出两位大将——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膀胱经这家伙,这时候肯定火力全开,咱们得给它来个‘灭火器’,让它冷静冷静。而肾经呢,就像是被雨淋湿的小火苗,咱们得赶紧给它添把柴,让它重新燃烧起来。手法还是二泻一补,不过这次得隔天才来一次,给它点儿时间慢慢恢复。每次扎针前,您还是得摸摸脉,看看火候够不够。要是还跟吃了兴奋剂似的,那咱们就继续‘疏躁取之上’,直到它心平气和,跟您下棋对弈一样从容。”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手叫好:“哈哈,这方法真是绝了!那人迎三盛呢?是不是得请出如来佛祖的大手印了?”
岐伯笑得前仰后合:“黄帝,您这比喻真是绝了!不过啊,人迎三盛的时候,咱们确实得请出两位重量级选手——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胃经这时候肯定跟吃了辣椒似的,火辣辣地烧着,咱们得赶紧给它降降温,让它舒服点儿。而脾经呢,就像是营养不良的小猫,咱们得赶紧给它喂点儿鱼罐头,让它壮起来。手法还是二泻一补,不过这次得每天来两次,就像吃饭一样准时。每次扎针前,您还是得摸摸脉,看看它是不是已经服软了。要是还跟打了鸡血加兴奋剂似的,那咱们就继续‘疏躁取之上’,直到它心平气和,跟您晒太阳打盹儿一样惬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