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诸侯汜水鏖战,江东暗取豫章,我是袁术袁公路,烽火戏诸侯者,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雄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先生之言如金石;今日贼众我寡,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华雄认为,只有亲自上阵杀敌,才能激励将士们的士气。
李肃又说道:“汜水之险要,天下少有,今将军督军五万,贼军虽众,心有不齐,必不能克也。”李肃分析着当下的局势,试图说服华雄。
华雄听后,心中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听从李肃的建议,暂时放弃出城搦战的想法。
袁绍带领众军抵达汜水关后,孙坚自缚前往见袁绍,他伏地请死,说道:“孙坚无能,贪功冒进致使先锋败北,折损联军锐气。”
袁术在边上冷冷地问道:“汝熟读兵书,怎会如此?”
孙坚惭愧地说道:“说来惭愧,我令军士急行,不料粮草落在后方,一时供应不及,致使军心动荡。本意结营等候,料想一两日粮草到了就可以解决,不料被关中董军得知,散布谣言,军心不稳,及至夜间突袭,致使大败。”孙坚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责和悔恨。
袁绍闻知后,好声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文台不必过于自责。”之后,袁绍召集群将商讨攻关事宜。众将皆道,唯有强攻一途。于是,袁绍安排众将轮流攻关。
然而,汜水关实在是太过险要,董卓的军队防守严密。连续十数日,联军死伤惨重,但汜水关依然安然无恙。这日,袁术来见袁绍,他忧心忡忡地说道:“盟主,汜水关险要,一时难以攻克,诸军都想保存实力,时间一久,人心必散,联军瓦解,讨董恐怕沦为笑话。”
袁绍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亦忧于此,但事实如此,心中无奈。”袁绍心中明白,袁术所言极是,但他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就在联军陷入困境之时,曹操站了出来,他对袁绍说道:“盟主,强攻并非良策,我等可派人寻找汜水关的弱点,再出奇兵攻打。同时,我们也可以派人去联络其他诸侯,寻求更多的支持。”曹操的建议得到了一些将领的赞同,但也有一些将领认为曹操的计策耗时太久。
袁绍犹豫不决,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此时,孙坚站了出来,他说道:“盟主,曹将军所言有理。我军虽然遭受了挫折,但士气未灭。我们可以先按曹将军的计策行事,同时,我也愿意再次领兵攻打汜水关,为联军挽回一些颜面。”孙坚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袁绍听后,心中十分感动,他说道:“文台,你能如此,实乃联军之幸。”于是,袁绍决定采纳曹操的建议,同时让孙坚再次领兵攻打汜水关。
孙坚回到军营后,开始精心筹备。他与鲁肃、周瑜等人商讨作战计划,制定了详细的战略部署。同时,他也对士兵们进行了鼓舞,激励他们的士气。
而在汜水关内,华雄得知联军再次准备进攻,他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与李肃、胡轸等人商议防守之策,加强了汜水关的防御工事。他深知,联军虽然暂时受挫,但他们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终于,新一轮的战斗打响了。孙坚率领着大军,向汜水关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士兵们受到他的鼓舞,个个奋勇杀敌。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华雄在城楼上,看到孙坚的军队如此勇猛,心中也不禁有些畏惧。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必须坚守汜水关。他亲自指挥着士兵们进行抵抗,用弓箭、滚石等武器攻击联军。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联军虽然勇猛,但汜水关的防御实在是太坚固了,他们始终无法突破董卓军队的防线。
就在联军陷入困境之时,孙策和周瑜率领着两万大军已经抵达了豫章。他们按照鲁肃的计策,开始对豫章进行攻打。豫章太守华歆,果然如鲁肃所言,不通兵事。面对孙策和周瑜的进攻,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孙策和周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们采用了声东击西、迂回包抄等战术,逐渐突破了豫章的防线。华歆见大势已去,只好开城投降。
孙策和周瑜顺利地占领了豫章,他们开始在豫章操练兵马,招募贤才。同时,他们也派人向孙坚汇报了胜利的消息。
孙坚得知孙策和周瑜成功占领豫章后,心中十分高兴。他知道,自己的霸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此时,汜水关的战斗依然在继续,联军能否突破汜水关,打败董卓,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孙坚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为天下苍生带来太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