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奔赴武汉,沧桑之情,江海卫兵,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完于玲的话后,刘玉秀的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忍不住开始痛哭流涕。“可是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办?孙女怎么办?”她抬头看向女儿,眼中满是哀求,“我求你啊,别去好不好?”
面对刘玉秀的恳求和高泽明的反对,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默下来。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屋内只有刘玉秀的抽泣声。于玲看着父母,心中一阵酸楚,她何尝不知道父母的担忧,但她更明白自己内心的渴望。
最终,于玲捏着筷子,心神不定地开口打破僵局:“其实我已经做好准备要去支援了,并且已经跟领导请假,提交报名表格等所有工作都处理完毕。”她淡定而坚定地说,“我相信我的行为并非荒唐或者无理取闹,我是真的想做点什么。”
这句话让大家都愣住了,然后才意识到原来这位平时温柔体贴、乖巧懂礼貌、事业上又很优秀的于玲,竟然如此强硬果断。众人交换着目光,黯淡沮丧之情逐渐转化成为钦佩与敬重。高泽明放下手中筷子,肃穆地看着于玲,缓缓开口:“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去支援武汉,我们也会全力以赴支持你。”
“谢谢爸。”于玲微笑着回应,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此时,一种简单而朴素但充满暖意、感动与欣慰的氛围,笼罩住了这个小小的餐桌空间。它也许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环境或者国家形态,但在单纯而真实的内心层面上,却显得极端珍贵。
出发前一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于玲的房间里。于玲独自坐在房间里,思绪万千。她决定去学校,当面去找高莲秀道歉。她知道自己错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个心结一直挥之不去。而且她也清楚,这次去武汉医疗援助危险性很大,也许以后会没有机会再见面。所以,她想要在离开之前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些平静。
于玲走进学校,校园里弥漫着一股青春的气息。但此时的她,却感觉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怨恨和不满。她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开始在校园里找寻高莲秀的身影。终于,在操场上的一个角落里,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高莲秀身着一套运动装,身姿挺拔,正在指挥着几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她的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眼神专注地看着学生们。于玲靠近时,听到她轻声地说:“跑步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大家加油!”
“莲秀。”于玲喊了一声,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高莲秀抬起头来看见了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恢复了冷漠:“玲啊!你怎么来了?”
“我……我想跟您谈谈。”说完这句话后,于玲看着眼前那些对自己充满敌意的目光,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害怕感。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微微颤抖着。
“对不起。”于玲低声说道,头深深地低了下去,“我当初真的很傻。”
“我们去外面聊吧。”高莲秀看了看周围的学生,淡淡地说。
两个人来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小饭店。饭店里人不多,安静的氛围让于玲更加紧张。“我真是太对不起您了。”于玲再次低头向高莲秀认错,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算了算了!”高莲秀微笑着打断她,可那笑容却有些牵强,“事情已经过去了。”
二人静默片刻后又开始交流起来。“你为什么要参加这次医疗援助?”高莲秀问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担忧。
“因为……”于玲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因为我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想为自己的过去赎罪,也想为社会做点贡献。”
“可是你知道这次任务非常危险啊。”高莲秀皱起眉头,眼中满是关切,“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放心吧。”于玲微笑着回答,笑容中带着一丝坚定,“我会注意安全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两个小时后,在告别之际,高莲秀抓住了于玲的手。她用力地握着手,眼神中充满了真诚:“记得经常给我们打电话吧!我们都等着你凯旋归来!”
听到这句话,于玲感动得泪流满面。她真正感受到了那种互相关怜、互相牵挂、互相支持的情感,对她来说,这意味着令人窝心的温暖。
“谢谢。”在这样友好的关注之下,无数思绪涌上心头。于玲觉得,自己仿佛与高莲秀之间的那道裂痕,正在慢慢愈合。
于玲进入机场时已经六点钟,夜幕降临,机场大厅灯火辉煌。她穿戴整齐,一身干练的装束,眼神中透着肯定而坚毅的光芒,等待着将要来临的挑战。她还记得小时候曾经对母亲说过:“如果有一天可以帮到别人,我愿意付出所有。”现在,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
她拖着行李,走向飞机并开始寻找座位。在航班中途停靠城市期间,机舱里其他乘客开始讨论她们正在做什么事情。一个男士站起来,打断了讨论:“这位姐姐可能比我们更能理解医生面对危险环境下工作需要多少勇气。”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于玲,眼神中带着敬佩。
飞抵武汉后,于玲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培训中,以备迎接任务。她发现周围所有志愿者都非常优秀和专业,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坚定和热情。并且,大家都在默默地支持彼此,“我们就像家人。”志愿者之间互相称呼着,这种温暖的氛围让于玲倍感亲切。
在武汉,于玲看到了许多令人心碎的景象:患者们被送进临时建立的方舱医院里。医院里,空间拥挤,物品摆放凌乱,寒冷的空气似乎能穿透防护服,侵袭着人们的身体。患者们在恐惧中度过漫长而艰辛的日子,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而医护人员们则忙碌得像不知疲倦的蜜蜂一样,在面对就诊量剧增、物资紧缺等诸多问题时,始终保持着坚强和勇气。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深深的痕迹,但他们的眼神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于玲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那份无比珍贵的互相扶持与关爱。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无情、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赢得胜利的战役中,“我们都是小兵”,每一个“我”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许多正在进行救治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及志愿者们,他们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从不因困境而退缩,从不放弃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看到他们如此坚定而执着地投身其中时,于玲深感佩服与感慨。
“我应该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她默念着,自言自语般说道,“我不能再被那些令我羞愧和迷茫之事束缚。”
于玲整装待发,准备进入重灾区。在手术现场前排等待接受任务分配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已找回来原本拥有的东西。虽然曾经失去了父母与亲密好友的信任,虽然遭受过责骂、耻辱甚至同情,虽然时常沉浸在记忆的纷杂之中,但此刻,许多年来压抑在心中的那团正义火焰,终究得以释放。就如同为爱付出,纵使费尽数十年却也无怨无悔。
或许正因如此,才更加珍视活在当下每一个可贵美好片段。“我真正相信,”她暗示给周遭所有人,同时也告诉自己,“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勇气与坚定;我们应该充满同理心并彼此支持;我们应该品味幸福并拓展欢喜。”在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上,于玲踏上了属于她的救赎之路,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勇敢地面对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