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益州刺史黄永
法师小面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5章 益州刺史黄永,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法师小面包,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道是有何王命?”巴郡郡守任闫率先打破沉默,双手抱拳的问道。
任闫在益州的资格非常老,之前在巴国,他担任巴国相,在巴地之中极具威望,之后在楚军攻打巴国的时候,时任巴国相的任闫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他心中明白巴国大势已去,于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弃暗投明。
最终,在任闫的帮助下,楚国的军队一举攻破了巴国的都城江都,彻底奠定了楚国在巴地的胜局。
之后,巴国成为了楚国的巴郡,而任闫的这一“功绩”也被楚王熊章看在眼里,楚王熊章为了表彰他的功劳,亲自下旨任命他为巴郡郡守。
从巴国相到楚国巴郡郡守,任闫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任氏一族也因为他的这一决定,顺利地成为了楚国的权贵,更是成为了益州首屈一指的存在。
益州刺史黄永看了巴郡郡守任闫一眼,面色带着几分凝重的说道:“诏命有有言,秦国正在大肆征兵,目标就是楚国,为了应对秦国,王上让本官在巴蜀征兵十万,在合适的时候对秦国采取先发制人,一举拿下汉中”。
“十万大军,这数量是不是有点多啊”,巴郡郡守任闫皱着眉头,脸上满是为难之色,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缓缓说道。
“是啊,巴蜀之地虽然得益于水患的平息,人口得以增长,但这些新增的人口却还没有成长起来,若是在益州一下子征兵十万,恐怕会影响巴蜀之地的农业生产,还会让好不容易稳定的巴蜀民心又开始混乱起来”,蜀郡郡守微微摇头,语气中满是忧虑。
蜀郡郡守本是原蜀国的一名公卿,在蜀地有着颇高的威望,他平日里为人正直,心系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当初还是蜀郡郡守的黄永在修建都江堰的时候,就是借助了他的名望。
那时,他四处奔走,向百姓们宣传修建都江堰的好处,凭借着自己的威望,说服了许多人参与到工程中来。
听到巴郡和蜀郡两位郡守的话,刺史黄永端坐在椅子上,神色并没有多少变化,仿佛早已预料到了两人会有这样的反应。
此番在巴蜀之地征兵十万之数,他心里清楚肯定会引起两地本土势力的不满。
毕竟,若是在巴蜀征兵,这些本土势力的族人武士肯定也需要参与应征,而且还是主力。
他们视族人为自己的根基和力量源泉,大规模征兵无疑会触动他们的利益。
“呵呵”,刺史黄永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淡淡笑容,而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如今这天下局势,楚国宛如那翱翔九天的雄鹰,正处于蓬勃向上之势。
不论是在应对东边的齐国,还是北边的晋国,我们楚国都可谓是游刃有余,如今晋楚交战的时间已经超过半年,晋军如今已经败退中牟。
为了进一步增加楚国对齐晋两国的优势,王上已经下定决心,在扬州、荆州这两处战略要地,都在大规模地增兵,一时之间应者如云啊!
我们楚国实行的可是军功授爵制度,只要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就能获得相应的爵位和赏赐,这可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
想那不久的将来,当楚国彻底击败齐晋两国之后,这楚国朝堂之中必然会迎来一番新的气象,封君拜将者不知凡几,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都会得到王上的嘉奖和重用,他们将成为楚国的中流砥柱,享受着无上的荣耀和富贵。
可是,如果到那个时候,这朝堂之上,封君拜将者之中,竟然没有一个巴蜀人,没有一个益州的子弟,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朝堂诸公,军中诸将都会认为巴蜀之地没有勇士,益州的儿郎缺乏志气。
如此种种,日后的朝中还会不会有益州人出头的机会呢?你们又要如何面对益州的父老子侄呢?”
刺史黄永的这番话顿时让屋里的人低语起来,尤其是一些出身本土的官员或者将军的神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