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北魏武帝·拓跋焘
钱三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4章 北魏武帝·拓跋焘,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钱三章,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甚至都不在意自己不到四十就死了,而是专注于看拓跋焘的丰功伟绩。
太平真君十一年,拓跋焘大兴国史之狱,屠戮崔浩等门阀士族数千人。
同年,拓跋焘率军南伐刘宋,饮马长江后撤军北归。
对于北魏的这位皇帝,刘宋评价他是“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超越了冒顿、檀石槐。
而则在张大龄《晋五胡指掌》中赞叹道:“而太武雄才大略,威服四夷。”
除了对外作战上,拓跋焘在治理国家上也颇有谋略。
拓跋焘在位期间,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
两次改定律令,以宽刑省罚,平息民怨;
创行新字,兴办教育,于平城东建太学,祀孔子,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诣太学受业。
同时,北魏前期,畜牧业是财富和战马的主要来源。
畜牧业形势好坏,不仅关系到朝廷赋税,并将直接影响到以骑兵为主力的军队的素质。
因此,太武帝对畜牧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并且,太武帝把节约开支,减少浪费也当作保证军国赞用的重要措施。
史载他“性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所幸昭仪、贵人,衣不兼彩”。
“好!好哇!果然是成大事者!”拓跋珪已经笑的合不拢嘴!
直呼好圣孙!!!
可是,接下来的情况,就让拓跋珪心情沉重起来。
拓跋焘连年征战导致百姓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农民起义连续不断。
并且,拓跋焘晚年脾气暴躁,诛戮过多,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这样的表现,无疑成为他悲惨结局的重要原因。
由于刑罚严酷,拓跋焘在位期间曾经几度朝政混乱。后又在中常侍宗爱的煽动下,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
正平二年二月甲寅日,宗爱这位宦官怕被太武帝诛杀,先下手为强弑杀太武帝。
拓跋焘时年四十五岁,在位二十九年,葬于云中金陵,庙号世祖,谥曰太武皇帝。
“大胆!太监竟敢弑主!!!”拓跋珪怒不可遏,直接抽出腰间的宝剑。
自己的好圣孙,这才四十多岁,就到了晚年!
这怎么行!他要是活到九十!肯定能一统天下!
但是愤怒归愤怒,拓跋珪很快就联想到自己的身上。
自己这才三十出头,俨然也是过得脾气暴躁,也是动则杀戮……
“难道是服用的药物改变了人的脾性?”拓跋珪不禁反思。
廉颇派来的人中,就有军中大夫。
这一上来就先是给自己体检了身体,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看着一直摇头。
正所谓不怕军医笑嘻嘻,就怕医生冷皱眉。
难道,自己的身体真的出问题了?
但是他询问那军医啥也没说呀,就让自己吃了几个不知道什么颗粒。
“罢了,先拿下眼下这大城池再说吧!”
拓跋珪看着西都高耸的城池,一想到里面还有无数的异族,手上的刀就不禁发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