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复辟还是覆灭
天门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复辟还是覆灭,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天门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17 年 6 月,夏日的阳光炽热地洒落在鲁南大地上,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努力,鲁南新一旅终于扩编完成。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鲁南新一旅暂时有两个团构成,其余新兵还在教导队的训练之中。伴随着部队的扩编,新的人事任命也得到了暂时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鲁南新一旅旅长段宏谟;旅参谋长白建生;旅政治指导员薛伯陵;副旅长何丰林。”
“一团团长为何丰林,一团乃是由原一营、二营再加上新训练完成的四营共同组建而成。”
“二团团长则由卢伟担任,二团的成员包括原有的三营和独立营,还有刚刚训练完毕的五营。”
在这次调整中,韩鹏被任命为四营营长,而傅宜生也凭借自身的实力荣任五营营长一职。
此时,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等地已尽数落入段宏谟的掌控之中,而这些地区的匪患也彻底被鲁南军彻底扫除,或是歼灭或是收编。
而为了可以随时响应京师的变化,段宏谟把新一旅的旅部暂时搬到了济宁,这里有鲁南地区唯一的火车站,比较方便后续运输以及兵力调动。
不仅如此,这边时间段宏业也在积极的加紧生产军服以及军粮,并且在段宏业的努力下已经从约翰那里采购了一批纺织和食品加工的设备,按照段宏谟的计划这部分设备会在鲁南地区投入使用,毕竟从上海运输物资过来,成本也挺高。
伴随着段宏谟的计划,相关的厂房建设也已初步完工,只设备运到鲁南,便可以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当然相应的工人也会从上海调拨一批过来。这一系列的发展成果无疑为鲁南地区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北平,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市,自从总统黎远洪发出邀请张勋带兵入京调解府院之争那一刻开始,时光已然匆匆流逝了半月有余。
此时,张勋已于六月十四日亲率其麾下辫子军应邀而来,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北平。
张勋的到来,让整个北平城都陷入了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氛围之中。
他表面上似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调解府院之争当中,但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联络着那些对前朝念念不忘的前清遗老遗少们,精心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复辟行动。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策划之后,终于,张勋觉得复辟的时机已然成熟。
1917 年 6 月 30 日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张勋秘密来到了清宫前。做着复辟前的最后准备。
1917 年 7 月 1 日凌晨 1 点左右,张勋身着一袭华丽的蓝纱袍,外披一件鲜艳夺目的黄马褂,头顶那顶红顶花瓴更是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芒。
此时他更是威风凛凛地率领着刘廷琛、康有为、沈曾植、王士珍、江朝宗以及数位辫子军统领等共计五十余人,分乘数辆马车,向着皇宫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一面面象征着前清统治的龙旗被高高挂起,迎风飘扬。
没多久,废帝宣统在养心殿召见张勋。张率领诸人向溥仪行三拜九叩礼。
同日,宣统发布“即位诏”,称“共和解体,补救已穷”,宣告亲临朝政,收回大权。他公布9项施政方针,一连下了8道“上谕”,大举封官授爵,恢复清朝旧制。
而参加复辟的重要分子,均被授以尚书、阁丞、侍郎等要职,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张勋为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被封为忠勇亲王。
同时张勋还通电各省,宣布已“奏请皇上复辟”,要求各省应即“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史称“丁巳复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