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四合院的文艺汇演
梁语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四合院的文艺汇演,穿越四合院:系统带我闯天下,梁语晨,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天下午,在四合院的树荫下,苏尘耐心地跟许大茂沟通:“大茂,咱这小品啊,得贴近咱四合院的生活,这样大家才有共鸣。比如说,咱们可以把平日里邻里之间的那些有趣的小事加进去,像上次您和三大爷因为下棋拌嘴的事儿,或者把您和大家斗嘴的场景改编一下,多有意思啊!您别光想着要那种夸张的效果,实实在在的生活才最能打动人心。而且大家一看,哟,这不是咱们身边的事儿嘛,多亲切。您说是不?还有啊,您在小品里可以多发挥一下您的幽默天赋,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的,这多有成就感。”许大茂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摸着下巴说:“嗯,苏尘,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排练的时候,场地也是个大问题。院子里本来地方就不大,人一多就转不开身。苏尘为了找一个合适的排练场地,跑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他一家一家地去询问,有的地方租金太贵,有的地方不方便。最后,他好说歹说,跟隔壁院子的热心人商量,借了他们的一块空地。
那空地杂草丛生,苏尘带着几个年轻人,拿着锄头和镰刀,热火朝天地清理起来。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可大家都没有怨言。
天气也不省心,有时候热得像蒸笼,一丝风都没有,大家排练得汗流浃背。苏尘就早早地准备好一大桶凉水,还买了几把扇子,给大家解暑。“来来来,大家喝点水,歇一会儿,别中暑了!”他一边给大家递水,一边用扇子给大家扇风,关切地说道。
有时候排练到一半,突然下起雨来。苏尘就像个指挥官一样,大声喊着:“快,大家赶紧把东西搬到那边能避雨的棚子里去!”他自己则冲在最前面,抱着沉重的道具,任凭雨水打湿了自己的衣裳。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他却毫不在意,只顾着保护大家的排练成果。
有一次,排练正进行到一半,秦淮茹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孩子生病了。秦淮茹顿时慌了神,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苏尘二话不说,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秦姐,您赶紧回去,孩子要紧。这部分咱们等您回来再练,别担心,不会影响演出的。您放心去吧,路上小心!”秦淮茹感激地看了苏尘一眼,匆匆忙忙地往家跑去。
还有一回,许大茂和演对手戏的人因为一句台词的理解不同,吵得面红耳赤,差点就要动手了。苏尘赶忙跑过去,把两人拉开,说道:“都别上火,咱们是为了让汇演出彩,不是来吵架的。大家都冷静冷静,好好商量商量,总能找到一个都满意的办法。咱们都是为了四合院的荣誉,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咱们要团结一心,把这小品演好,让大家都乐呵乐呵。”在苏尘的调解下,两人最终握手言和,继续排练。
为了让节目更有创意,苏尘经常熬夜在灯下翻阅各种资料,学习其他地方的优秀节目。有时候看着看着,他突然有了灵感,就赶紧拿笔记下来。房间里的灯光昏黄,他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的专注而布满血丝,但他依然坚持着。
“咱们可以加点互动环节,比如让观众猜谜语,或者上台一起唱歌。这样能让观众也能参与进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奖品,让大家更有积极性。再比如,咱们可以在节目中穿插一些本地的特色元素,像戏曲、民间故事什么的,让节目更有咱们四合院的味道。”苏尘兴奋地跟大家说着自己的想法,大家听了都觉得眼前一亮,纷纷点头称赞。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排练,大家的节目渐渐有了模样。秦淮茹的歌声越来越动听,犹如夜莺在歌唱,婉转悠扬,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情感;她在练习的时候,常常对着镜子,调整自己的表情和姿态,力求做到完美。许大茂的小品也越演越有趣,每次排练都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的表情和动作都十分夸张,却又恰到好处;他为了让角色更生动,还特意观察了生活中各种人的神态和动作。
终于,到了文艺汇演的那天,四合院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彩色的纸带随风飘舞。大家早早地就来到院子里,期待着这场精彩的演出。院子里摆满了凳子,舞台布置得美轮美奂,鲜花簇拥,彩带飘扬。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大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演出。
后台,演员们正在紧张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化妆、整理服装、温习台词。苏尘则在一旁跑来跑去,给大家加油打气,确保一切都准备就绪。
随着欢快激昂、节奏贼快的音乐猛地响起,四合院的文艺汇演在大伙眼巴巴的期待中热热闹闹地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先登场的是三大爷,他穿着一身整整齐齐的长衫,迈着稳稳当当的步伐,不慌不忙地走上舞台。在舞台中央的椅子前,他慢慢坐下,腰板挺得直直的。只见他闭着眼睛,那神情专注得很,投入得很,仿佛整个世界就剩他和手里的二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