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恨不恨我
随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恨不恨我,贵女云鬓酥腰,狼王质子囚娇入帐,随山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邕南七镇原是梁国之境,近年来两国交战,梁国不敌,邕南七镇如今受夷越辖制,换句话说,邕南一带就是被夷越生抢过来的。
现下战报,梁国突然派大量兵马,欲要进驻邕南七镇,明摆了要再次宣战,想要夺回邕南一带,夷越怎肯相让。
夷越在关隘处设有兵力,并不惧梁军。
是以,阿多图请命,调遣军力镇守邕南。
御案之上摊了一张详尽的舆图,呼延吉仿佛没有听到臣下的进言,双眼只是盯着舆图,一指缓缓划过图上的某一区,在某处点了点,然后抬眼,对着阿多图摆了摆手,阿多图会意,退回自己的座位。
“昆将军怎么看?”呼延吉看向阿多图左手边的髯须男子。
此人名昆善,是呼延吉之兄呼延成的旧部,夷越有名的儒将。
呼延成逝去前,将几位贤能之士叫到跟前,泣声嘱托。
“吾弟八岁往梁国为质,屈身忍辱,只为换夷越安宁。梁国君臣昏聩,天数尽也,然,我命不久,难掌帅旗,尔等速迎吾弟归,夷越受梁羁縻数代,隐忍非怯,秣马厉兵,今时机已来,尔等务必助吾弟破梁军,再不受其压镇。”
呼延吉初登帝位,很多朝臣并不看好,一个十五岁的青涩少年,在敌国为质多年,忧其不及其兄之韬略,这当中也包含了昆善。
然而,出乎众人意料,呼延吉没有半点少年人的轻率直撞,反倒性子沉稳肃敛,大有其遗兄之风貌。
不仅能听取众文武的议策,从中挑取良谋,果绝做出判断,更为振军心,亲身披挂上阵大破梁军,使得夷越脱离梁国掌控,并夺取邕南七镇。
昆善起身,向上一拜,恭声道:“大王心中已有计较,且微臣猜测,臣心中所想应同大王的看法不谋而合。”
呼延吉笑了笑,招手让几人上前,围拢到舆图边:“昆将军说来。”
昆善指向舆图上邕南一带,又划到旁边一处,在上面虚画出一个圈。
“此处为衡炀关,紧邻邕南,乃我夷越紧要关隘。”男人说着又将手指回邕南,“梁国若真想夺回邕南七镇,从西北方向进兵才是,正可直进七镇,然,据探报,梁军从东北方向行进,所以他们的真实目的在这里……”
昆善重回舆图上刚才的位置,点了点:“破我衡炀关。”
阿多图挠了挠头,若真按昆善所说,届时梁国主力定是攻取衡炀关,只分得部分兵力往邕南,刚才他还奋勇进言,要大王调兵于他镇守邕南,那不正好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在这边带兵守七镇,殊不知梁军已攻取衡炀关,破他夷越大门。
其他两位军将听罢,纷纷点头,其中一人道:“不若吾军兵分两路,一面镇守邕南,一边直迎梁军。”
“不可。”另一人说道,“我军虽不惧梁军,但邕南一带有一半我夷越子民,伤敌自损实乃下策。”
“想必大王心中已有计较。”昆善说道。
呼延吉拿起笔管,将一处圈起,几人看去,定州?呼延吉又将邕南和衡炀先后圈起,再在衡阳同定州之间拉出一道线,掷笔。
昆善思索片刻,笑了起来:“妙计啊!”
阿多图同另两人相互看了看,向上道:“还请大王明示。”
呼延吉指向定州:“梁军既从东北方向出发,必要途经定州,定州,邕南,衡炀成掎角之势,梁军分两路,一路行邕南,一路行衡炀,届时我军亦分两路,一路直接绕行敌后方,定州,劫烧粮草,一路从衡炀出发,从这里……”说着在定州同衡炀间的直线上一划,“设埋伏,截战梁军。”
阿多图几人听罢朗声大笑,就要讨令亲往边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