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宁风云:权爱交织的危局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大宁风云:权爱交织的危局,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书瑶急忙跳下马来,脚步踉跄。“王爷!”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眼中满是心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萧烬羽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沈书瑶,他嘴角扬起,露出抹虚弱笑容:“书瑶,你来了。”沈书瑶紧紧握住萧烬羽的手,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王爷,你怎么样?哪里受伤了?”萧烬羽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气息微弱:“无妨,只是些皮肉伤,别担心。”但沈书瑶分明看到那伤口处鲜血不断涌出,染红了绷带,情况十分危急。
营帐内,烛火如豆,昏黄光影在巨大的军事地图上鬼魅般摇曳,将士兵们凝重的身影拉得老长。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血腥的气息,士兵们屏气敛息,全都注视着沈书瑶为萧烬羽处理伤口。沈书瑶迅速从药箱中拿出珍贵稀缺的金疮药,又取出精制的纱布绷带。她的手微微颤抖,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弄疼萧烬羽分毫。先用温热的盐水小心清洗伤口,每一下擦拭都极为轻柔,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果决。萧烬羽疼得眉头紧皱,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可他紧咬牙关,一声不吭,眼神中满是坚毅,尽显王爷的风范。沈书瑶心疼地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忍着点,马上就好。”
处理伤口时,沈书瑶的脑海中思绪万千。她深知萧烬羽对大宁的重要性,他是这里的主心骨,是百姓的依靠。可自己与萧烬羽的感情,却像横亘在眼前的一道鸿沟,让她痛苦又迷茫。她既担心萧烬羽的伤势,又害怕这份感情会给萧烬羽带来更多的麻烦,心中满是纠结。终于,在她的精心处理下,伤口清理干净并包扎好了,殷红的鲜血渗进洁白的绷带,触目惊心。
沈书瑶守在萧烬羽身边,片刻不敢离开,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关切。她不时用湿布为萧烬羽擦拭额头的汗珠,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稀世珍宝。萧烬羽看着她,心中满是感动,气息微弱地说:“书瑶,辛苦你了。”沈书瑶摇了摇头,眼中含泪:“王爷,只要你平安就好。”两人的目光交汇,深情在其中流淌,可沈书瑶很快回过神来,想起了王府森严的规矩和外界的流言蜚语。
营帐外,夜风吹过,军旗猎猎作响,似在低语着战争的残酷。沈书瑶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轻声说道:“王爷好好休息,我先回去了。”她转身离开,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似带着无尽的眷恋与不舍。她知道,这一转身,便是将自己的感情再次深埋,往后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萧烬羽为大宁的安危拼搏。
回到医馆,沈书瑶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满是愁绪的面庞。她的内心被纠结和无奈填满,不断地反问自己,这份感情究竟该何去何从?她渴望与萧烬羽长相厮守,可礼教和现实却像沉重的枷锁。想到萧烬羽在王府中的地位和责任,她明白,自己的存在可能会给他带来难以预料的危机。为了萧烬羽的前途,她决心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哪怕这会让自己痛彻心扉。
萧烬羽伤愈后,全身心投入到军事部署中。此时北元军队虽内部纷争不断,但在边境仍有较强的军事力量,利用草原作战的优势,对大宁地区虎视眈眈。萧烬羽召集麾下将领,在营帐中展开激烈讨论。
“诸位,北元此次来犯,准备已久。他们骑兵机动灵活,又熟悉草原地形,我们必须谨慎应对。”萧烬羽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我大宁军队,护卫军负责王府安全与机要事务,屯田军保障粮草供应,分工明确。但如今大敌当前,更需协同作战,发挥各自最大优势。只是朝廷对藩王军队调动限制颇多,每次行动都需提前报备,获批后方可执行,粮草调配也受监管,我们既要遵循规定,又要灵活应变。”
一位年轻将领起身说道:“王爷,末将认为,我军应主动出击,趁敌军立足未稳,给予迎头痛击,挫其锐气!”
萧烬羽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敌军虽元气大伤,但作战愈发谨慎,其骑兵擅长游击战术,我们贸然出击,很可能陷入敌军的包围圈。当下,我们需与周边卫所紧密联络,制定详细的合击计划。燕王军队善于长途奔袭,作战勇猛,可截断敌军退路,但深入草原作战,粮草补给线过长,容易被敌军截断;辽王军队熟悉辽东地形,能从侧翼牵制敌军 ,不过兵力有限,在正面战场对抗时可能稍显不足。”
这时,一位老将站起身,神色忧虑:“王爷,与周边卫所协作固然好,但他们向来各有盘算。之前联合剿匪,就因粮草分配不均起过争执,此次合击,恐怕也难齐心。”
又有将领附和:“是啊王爷,且调动军队手续繁杂,若朝廷批复不及时,战机稍纵即逝。”
萧烬羽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我明白诸位的担忧,所以才要提前谋划。粮草分配之事,我会派出最得力的谋士,与各方反复商讨,以战功和实际需求为依据,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方案;至于朝廷那边,我会亲笔修书,详细陈明利害关系,争取快速获批。大宁安危,系于我们一身,不容有失。”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萧烬羽又与将领们商讨了诸多细节,直至深夜才散。回到王府,他虽疲惫不堪,却难以入眠,走到庭院中,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思绪不自觉又飘向了沈书瑶。
萧烬羽着手与周边卫所联络,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原本答应全力配合的平虏卫,在约定出兵的前一天突然传来消息。一场罕见的暴雨倾盆而下,平虏卫粮草囤积处防护薄弱,瞬间被雨水灌透,半数粮草无法使用,出兵计划只能暂缓。萧烬羽得知后,心急如焚,他深知平虏卫按兵不动将极大影响整个合击计划。他立刻召集智囊团商议,最终决定先调拨一部分大宁储备粮草支援平虏卫,同时安排军中经验丰富的工匠协助他们烘干受潮粮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与此同时,萧烬羽收到燕王的密信,信中暗示大宁内部可能有奸细与北元勾结,要他多加小心。萧烬羽看完信,脸色阴沉,他立刻召集心腹将领,加强王府和城内的戒备,同时秘密成立调查小组,由周小叨亲自带队,顺着蛛丝马迹展开调查。
而在医馆这边,沈书瑶依旧忙碌于救治伤员。一天,她在为一名重伤士兵换药时,士兵突然拉住她的手,神色慌张,欲言又止。沈书瑶察觉到异样,轻声安抚,士兵才颤抖着说,他曾听到几个陌生士兵在营帐外小声议论,似乎有不利于宁王的计划。沈书瑶心中一惊,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她一边稳住士兵,一边悄悄让秋霜去通知萧烬羽。
萧烬羽得知消息后,更加确定了奸细的存在。调查小组日夜排查,不放过任何细节。终于在一个隐蔽的酒馆里,发现了几个行迹可疑之人。抓捕时,奸细们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周小叨奋勇向前,在混战中为保护萧烬羽,手臂被利刃划伤,但他不顾伤痛,继续战斗,最终成功将奸细一网打尽。
在重重逼问下,奸细终于招供,他们受北元贿赂,企图破坏合击计划,同时还妄图在大宁城内制造混乱。萧烬羽愤怒不已,但他也明白,此时不是冲动的时候。他迅速调整军事部署,提前发动部分兵力,打乱北元的战略节奏。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萧烬羽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锋在前,他的身影在硝烟中格外醒目,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沈书瑶也带着医馆的几名助手,在战场后方搭建临时医帐,不顾危险地救治伤员。她穿梭在伤员之间,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拯救每一个受伤的生命,为保卫大宁出一份力。战争的残酷让她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仅在于儿女情长,更在于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经过数日激战,明军逐渐占据上风。燕王的军队成功截断北元的退路,辽王也从侧翼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北元军队见大势已去,开始仓皇逃窜。萧烬羽乘胜追击,一举将敌军赶出大宁边境。
战争结束后,大宁城内一片欢腾。百姓们涌上街头,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萧烬羽在王府举行庆功宴,犒赏三军。宴会上,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看到了角落里的沈书瑶。两人的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然而,热闹散去,萧烬羽深知,大宁的未来依旧充满挑战。朝廷对藩王的猜忌不会减少,内部的权力纷争也尚未平息。但此刻,望着大宁的百姓和这片土地,他心中满是坚定。多年的守边生涯,让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渴望大宁的百姓能永远生活在和平之中,不再受战争的苦难。
大宁的街道上,孩子们在废墟中翻找着曾经的玩具,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百姓们互相扶持,搬运着建筑材料,准备重建家园。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萧烬羽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王爷,多亏了您,我们才能保住家园,重获安宁。”萧烬羽连忙扶起老者,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战争虽已结束,但守护大宁的责任永远不会结束,为了这片土地和百姓,他将倾尽所有,哪怕前路荆棘密布 。
沈书瑶站在医馆门口,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她明白,自己与萧烬羽之间或许再无可能,但这份经历,将成为她一生的珍藏。而她也会继续在这大宁城中,以自己的医术,守护一方百姓,和萧烬羽一起,见证大宁的复兴与繁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