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爱与责任的分野,大宁劫后新生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爱与责任的分野,大宁劫后新生,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样的压力下,萧烬羽和沈书瑶彻底断了私会的念头。他们将彼此的感情深埋心底,全身心投入到应对危机之中。沈书瑶更加用心地协助朱权处理政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细腻心思,多次帮助朱权化解陈垣的质疑。萧烬羽则全力调查王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每次看到与沈书瑶相关的事物,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也只是短暂失神后,立刻投入工作。
终于,朱权和萧烬羽找到了王康与不法商人勾结,妄图垄断大宁贸易的铁证。他们将证据呈交给陈垣,陈垣看到证据后,脸色阴沉:“没想到王康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做出这等事。”他决定立刻返回应天,向朱元璋如实禀报。
朱元璋收到陈垣的密奏后,并未立刻表态。他先是暗中派遣了心腹大臣徐辉祖,秘密调查王康的党羽分布和势力范围,同时传召几位朝中元老到便殿商议。
元老们到齐后,朱元璋神色冷峻,将陈垣的密奏递给众人传阅,随后开口道:“王康之事,诸位有何看法?”
资历最深的李善长率先发言:“陛下,王康身为朝廷命官,竟做出这等不法之事,理当严惩,以正国法。”朱元璋听后微微皱眉,心想李善长虽言之有理,但处理藩王与官员之间的纠葛,远非如此简单,贸然严惩,恐引发藩王不安。
然而,与李善长向来政见不合的刘伯温却有不同看法:“陛下,王康固然有罪,但此时严惩,恐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宁局势刚刚稳定,若是处理不当,引发藩王与朝廷之间的猜疑,恐生大乱。”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在刘伯温脸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量,刘伯温所言也不无道理,大宁关乎边疆安稳,不可因小失大。
汤和抱拳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大宁局势,王康罪证确凿,不可轻饶,但也需顾及朝中各方势力,徐徐图之。”朱元璋听后,心中有了初步打算,觉得汤和的建议既能惩处王康,又能避免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较为稳妥。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朱元璋心中已有定数。他决定先暗中控制王康的主要党羽,防止其狗急跳墙。同时,下旨嘉奖朱权在大宁治理有方,稳固了他的地位,以安藩王之心。对于王康,朱元璋决定在朝堂上公开审判,让百官共同见证,既彰显了朝廷的公正,又能借此机会警示其他官员。此决策一下,朝堂之上,支持朱权的势力松了口气,而与王康有牵连的官员则人人自危 ,朝中局势也因此发生微妙变化,各方势力重新审视自身立场,行事更加谨慎。
王康得知计划败露后,狗急跳墙,企图联络大宁周边的盗匪,趁乱洗劫大宁,制造更大的混乱,以此来扰乱朝廷视线,为自己争取逃脱的机会。他暗中派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与盗匪头目接头,承诺事成之后给予重酬。然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萧烬羽的监视之下。萧烬羽得到消息后,迅速联合赵锐,率领王府侍卫和锦衣卫,在盗匪集结之处设下埋伏。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盗匪虽凶狠,但在训练有素的王府侍卫和锦衣卫面前,渐渐落了下风。最终,盗匪被一网打尽,王康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
大宁的危机终于解除,朱权为了感谢萧烬羽和沈书瑶,特意在王府设宴。
宴会上,朱权举杯向萧烬羽和沈书瑶致谢:“此次能度过危机,多亏了萧大人和书瑶,本王感激不尽。”他的眼神真诚,脸上洋溢着感激与欣慰。
萧烬羽起身还礼:“王爷客气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他的目光看向沈书瑶,眼中满是深情与欣慰,尽管心中仍有一丝失落,但也真心为沈书瑶和大宁感到高兴。
宴会结束后,朱权单独留下了沈书瑶。他看着沈书瑶,眼中满是温柔:“书瑶,经过这次危机,我更加明白你的重要性。我希望你能一直留在我身边,与我一起守护大宁。”他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在等待沈书瑶的回应。
沈书瑶心中一阵感动,她看着朱权:“王爷,我愿意。”此刻,她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她深知自己对大宁和朱权有着一份责任,而这份责任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与此同时,萧烬羽回到住处,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也尊重沈书瑶的选择。他知道,沈书瑶做出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自己也应该放下过去,继续为朝廷效力。
此后,朱权和沈书瑶全身心投入到大宁的治理中。沈书瑶凭借自己细腻的心思和卓越的见识,协助朱权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她亲自制定详细的市场规则,明确交易时间、摊位划分以及商品质量标准,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的行为严惩不贷。在税收改革上,她深入研究大宁商业现状,提出优化税收流程的方案。简化复杂的手续,减少商人纳税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同时合理调整税率,减轻商人负担。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了周边地区众多商人前来大宁贸易,一时间,大宁的集市热闹非凡,店铺鳞次栉比,商路四通八达,经济愈发繁荣。
朱权则利用自己藩王的身份和影响力,积极与周边藩王沟通合作。他组织联合军事演习,加强边境防御力量,共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他的努力下,大宁边境安宁,百姓得以安心生产生活。随着大宁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为了满足民众需求,沈书瑶提议并参与新建了许多学堂,广招学识渊博的先生授课,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还开设医馆,从各地延请名医,为百姓诊治疾病,提升了大宁整体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宁城不断扩建,新的街道、建筑拔地而起,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萧烬羽回到锦衣卫后,因在大宁一案中的出色表现,很快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与重用。他接手多起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案件,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总能从看似寻常的线索中发现关键破绽。在调查过程中,他雷厉风行,面对各种阻碍和威胁毫不退缩,果断采取行动,将涉案官员一一缉拿归案,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振。
一次,他在调查中发现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竟与江湖邪教暗中勾结。这些邪教组织蛊惑人心,妄图颠覆朝廷,危及社稷。萧烬羽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他深入虎穴,乔装打扮混入邪教内部。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他小心翼翼地收集证据,期间多次险象环生,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但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成功获取了关键证据,一举破获此案,及时阻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政治动荡。经此一役,他在锦衣卫中的威望和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朱元璋最为倚重的锦衣卫指挥使之一,肩负起维护朝廷稳定、肃清奸佞的重任。
虽然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那段共同经历的岁月,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偶尔,萧烬羽也会想起沈书瑶,想起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但他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只能深藏在心底,成为一生的遗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