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块地养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有真有假,我何时可以回去,种一块地养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一名身着威风凛凛的武将服饰、身形如山般魁梧的大臣,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毅然跨出了队列。他神色凝重,面容因急切而微微泛红,那洪亮的声音仿若洪钟,在朝堂之上嗡嗡作响:“太子殿下,台岛那帮人狡黠成性,行事向来诡谲多端。此次邀约,怕是暗藏重重陷阱,稍有不慎,太子您踏入其中,便如同羊入虎口,危险万分呐!依臣之见,我朝猛将如云,只需选派一员得力大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压境,以雷霆之势逼林墨投降即可。殿下乃国之储君,身负社稷安危,怎能轻易以身犯险,前往那龙潭虎穴!” 言罢,他情绪激动,双手紧握拳头,在空中用力挥舞了一下,恰似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眼神中满是对局势的担忧与对太子安危的关切。
朱标听闻此言,眉头微微蹙起,神色瞬间凝重几分,语气坚定且不容置疑地反驳道:“将军此言差矣!如今大军压境,此乃兵家强攻之策,在当下情形,只会徒增林墨的反抗之心。林墨若觉朝廷以武力相逼,毫无转圜余地,必然会拼死抵抗,届时局势将愈发恶化,再难挽回。本太子此去,并非以势压人,而是以德服人。我怀揣着十足的诚意,一心只为化解纷争,力求能打动于他。且看林墨治理台岛这些时日,岛上百姓安居乐业,集市繁荣,民众对他皆是爱戴有加。从这诸多迹象便可看出,他绝非冥顽不灵、只知抗拒朝廷之辈。只要我方沟通之法得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定能让他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归顺朝廷,共筑太平盛世。”
朝堂之上,群臣见状,顿时如热油滴入冷锅,瞬间炸开了锅。以几位资历深厚的老臣为首,站出来反对朱标所言,而平日里与朱标往来密切、钦佩其远见卓识的一干臣子,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支持朱标,两派各执一词,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支持朱标的臣子们,言辞恳切,力陈朱标所提之策的种种利好,试图说服众人;反对的一方则满脸不屑,横眉竖眼,言辞间尽是对朱标提议的质疑与否定。有的大臣情绪激动到了极点,脖颈处青筋暴起,脸庞涨得犹如熟透的番茄,怒目圆睁,那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手指直直地戳向对方,话语似利箭离弦,一句句掷地有声,带着十足的火药味。而那些平日里较为温和、试图从中斡旋的大臣,此时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他们苦口婆心地说着劝解的话,可声音刚一出口,便如石沉大海,瞬间淹没在这如汹涌波涛般的争吵声中,根本无法起到任何平息纷争的作用。一时间,整个朝堂乱作一团,往日里庄严肃穆的氛围荡然无存,倒像是变成了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各方势力在你来我往的言语间激烈交锋,局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
然而,朱标心意已决,宛如磐石般不为所动。他再次双膝重重跪地,那挺直的脊背仿若苍松,透着一股决然的气势,神色间满是坚定,朗声道:“父皇!如今我大明江山初定,内忧外患尚存。林墨之才,经天纬地,若能为我大明所用,定能助力江山稳固,开创万世之基。儿臣身为太子,肩负社稷重任,为了收服这等大才,哪怕前方荆棘丛生,龙潭虎穴,儿臣也甘愿以身犯险,为我大明踏出一条康庄大道!” 朱元璋听闻,目光如炬,深沉地凝视着朱标,大殿内一时陷入死寂,仿若时间都凝固了。他沉默良久,脑海中似有千头万绪,在心中反复权衡着这其中的利弊。片刻后,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沧桑与慎重:“标儿,此事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危及社稷,容朕再细细斟酌斟酌。”
远在台岛的林墨,凭借着此前精心安插、布局缜密的密探,将朝堂之上发生的这一幕幕纷争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他正端坐在书房之中,室内静谧无声,唯有窗外微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低语着什么。他手中轻轻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玉佩质地细腻,在他指尖灵活地流转,泛着柔和的光,映照着他沉静的面容。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极难察觉的笑容。他心里如同明镜一般,朱标身为一国储君,身上肩负着江山社稷的沉重重任,自古以来便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的古训,从常理推断,朱标亲自前来台岛的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朱标此番在朝堂上这般强硬表态,十有八九是为了收服自己,以此来为朝廷增添助力而做出的姿态。不过,林墨心中仍不免泛起一丝感动,毕竟朱标能在朝堂之上,面对一众大臣的反对声浪,力排众议,如此竭尽全力地为他辩护,这份心意,他还是真切地领了。
而此时,蓝玉得知朱标要亲自来台岛的消息后,心中开始慌张起来。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蓝玉深知,若朱标真的来到台岛,林墨面临的抉择将变得极为艰难。他担心林墨会为了台岛的未来,选择归顺朝廷,毕竟朱标开出的条件,对林墨来说具有不小的吸引力。蓝玉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林墨能坚守初心,不要轻易被朝廷招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