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权谋深处
赤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3章 权谋深处,帝凰策:魏璎珞的乱世抉择,赤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余波未平:朝堂震荡
朱承泽的叛乱虽被迅速平息,但此事在朝廷内外引发的震动却远未结束。昭明王朝自建立以来,藩王制度一直是维系地方稳定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藩王与皇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此次朱承泽的谋逆事件,不仅暴露了藩王体系中的隐患,更让许多官员对魏璎珞的统治方式产生了质疑。
“陛下削藩之举固然英明,但若操之过急,恐会激起更多不满。”内阁首辅李廷钰在一次早朝上直言进谏,“如今朱承泽伏法,其他藩王必然心生忌惮。若不妥善安抚,只怕后患无穷。”
魏璎珞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群臣。“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但朕不能因一时妥协而放任藩王坐大。今日放过一个朱承泽,明日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唯有彻底解决藩王问题,才能确保江山永固。”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不过,朕也明白,改革需循序渐进。传旨下去,凡主动交出部分兵权的藩王,可保留封地及爵位;若有抗拒者,则视为包庇同党,一并严惩!”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屏息凝神。他们深知,这位年轻的女皇手段凌厉,绝非空谈之人。尽管有人私下议论她的铁腕政策过于激进,但无人敢当面反对。
---
#### 边疆告急:匈奴残部蠢蠢欲动
就在朝廷全力处理藩王叛乱的善后事宜时,北方边境再次传来紧急军情。据霍廷川奏报,匈奴残部趁着燕州局势混乱之际,重新集结兵力,并频繁骚扰边境城镇。与此同时,还有迹象表明,某些藩王暗中资助这些敌寇,试图借刀杀人,进一步削弱中央权威。
“匈奴人虽然元气大伤,但他们熟悉地形,擅长游击战术,若不尽快剿灭,必成大患。”兵部尚书赵怀德忧心忡忡地说道。
魏璎珞沉思片刻,随即下令调派三万精锐骑兵前往增援,并任命霍廷川为北境总督,全权负责平定匈奴残部的任务。同时,她还秘密派遣锦衣卫深入各地藩王府邸,彻查是否存在通敌行为。
“告诉霍将军,务必速战速决,不可给敌人喘息之机。”魏璎珞叮嘱道,“另外,要特别注意那些态度暧昧的藩王,一旦发现可疑之处,立即上报。”
---
#### 内部掣肘:朝中势力分化
然而,就在魏璎珞全力应对边疆危机的同时,朝堂内部的斗争也愈演愈烈。以李廷钰为首的老臣派认为,当前应以稳定为主,不宜继续推行激进的削藩政策;而以新晋大学士苏子衿为代表的少壮派则主张趁势而上,彻底铲除藩王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
两派争执不下,甚至在御前会议上公开发生冲突。一次早朝上,苏子衿毫不留情地质问李廷钰:“李大人屡次阻挠削藩,莫非是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还是说,您与某些藩王暗中勾结?”
李廷钰闻言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苏大人血口喷人!老夫为官数十载,从未有过半点私心,岂容你如此污蔑!”
眼看场面即将失控,魏璎珞冷声喝止:“够了!朕养你们这些人,是为了治理国家,不是让你们在这里争吵不休!谁再敢扰乱朝纲,朕绝不轻饶!”
这一番训斥令众人噤若寒蝉,但两派之间的裂痕已然显现。魏璎珞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能有效平衡各方力量,朝堂的分裂将严重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
#### 智破僵局:巧妙布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