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9章 大厦将倾,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79章 大厦将倾
“哼......把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比萨拉比亚和布贾克当作战利品割让给我们?”
“比萨拉比亚,也就是摩尔达维亚东部,曾是罗马尼亚的旧土,因此对于陛下和罗马尼亚政府来说,这无疑是有利的。”
况且,顺势整理国境线的同时,还附赠了那片在比萨拉比亚旁边突出的布贾克地区。
这样的条件,无疑对罗马尼亚极具吸引力。
“摩尔达维亚确实是罗马尼亚正当的领土。但同理,被匈牙利人统治的特兰西瓦尼亚不也是如此吗?”
然而,罗马尼亚的储君、未来的国王斐迪南王储并没有轻易答应。
他大概早已预料到,德国为了换取罗马尼亚参战,所能承诺的便是比萨拉比亚。
‘啧,要是卡罗尔一世再年轻几年,事情就简单多了。’
可惜的是,他已是个活不过一年的老人,因此他的发言权也大大削弱。
虽说他是一位深受罗马尼亚人尊敬的国王,但如今,他已经年迈体衰,病弱至不得不将国政大权交托给年轻的斐迪南王储,自然难以像过去那样独掌大权。
“就在侯爵您到来之前,法国大使和俄罗斯大使已经向我们承诺,除了特兰西瓦尼亚和布科维纳,还将割让大块的奥匈帝国领土以及保加利亚的部分领土。”
就在汉斯无奈地咂舌时,斐迪南王储开口道。
“单从参战回报来看,俄法同盟的提议对我们罗马尼亚而言确实更具吸引力。那么,亲爱的表侄女婿阁下,您对此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我并不否认同盟国的提议对罗马尼亚而言更具诱惑力。但承诺唯有能够兑现,才具备真正的价值。”
“哦?”
说到底,同盟国之所以开出如此丰厚的条件,不过是因为他们自身已是岌岌可危,不得不随口许下各种空头支票。
据情报部门的报告,同盟国甚至向奥斯曼帝国承诺,会割让埃及、波斯,甚至部分俄罗斯领土——怎么看都不过是虚张声势的谎言罢了。
倘若同盟国真的能赢得胜利,并履行承诺将那些领土全数交予奥斯曼帝国,那汉斯到时候绝不会有一分拖延,直接双手奉上。
但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像某位“加里波利败犬”的秃头重新长出头发来的可能性一样,微乎其微。
“这场大战,已经明显向着我们协约国的胜利倾斜。虽然英国军队曾遭受些许动摇,但那不过是小小的挫折罢了。意大利因战局选择参战,而从伊松佐战线及的黎波里亚的结果来看,答案已经相当明显。”
奥斯曼帝国的整体局势确实是节节败退,可此刻英国却在加里波利战役中被奥斯曼狠狠地压制,因此汉斯也不便过多言及此事。
当然,仅凭一两次战斗的胜利,并不足以决定整场战争的走向。
毕竟如果单靠善战就能赢得战争,那德国也不会被冠以“战争狂热者”之称,而汉斯也就不必这样四处奔走、辛苦周旋了。
“正因如此,在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加入盟国阵营时,罗马尼亚才一直按兵不动,不是吗?”
“......”
啧,如果不是那该死的温斯顿·加里波利·丘吉尔,奥斯曼帝国或许早就被他们用些许甜头就打发了事了。
可恶,每每想到这里,汉斯就气得不行。
“总而言之,我可以亲自担保,若是罗马尼亚因对特兰西瓦尼亚的贪婪,而向协约国举起枪口,那么罗马尼亚王国的下场,恐怕将会与塞尔维亚别无二致。”
“......”
“当然,作为霍亨索伦家族的亲族,我也并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玛丽王储妃殿下似乎也是同样的想法。”
当汉斯提到他的妻子、爱丁堡的玛丽时,斐迪南王储的脸色微微一变。
毕竟,两人虽然在公事上能够携手合作,但在私生活中,却简直就是一场活生生的“爱与战争”。
换句话说,他们的夫妻关系糟糕透顶。
‘爱丁堡的玛丽性格自由奔放,以至于她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公爵都曾反对她远嫁异国。而且,她的感情问题向来复杂得令人头疼。’
此外,她在罗马尼亚经历的艰难婚姻生活,更是加剧了两人的不和。
就如同德国皇室曾因英国的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皇太后而对英国王室充满戒备,罗马尼亚王室也对这位英国公主,爱丁堡的玛丽处处提防。
更别提她的叔叔,卡罗尔一世,年纪虽大,性格却依旧十分顽固古板。
然而,与先帝腓特烈三世不同,斐迪南一世眼睁睁地看着年仅十七岁就远嫁罗马尼亚的玛丽,在王室中被孤立,却始终不敢向他的叔叔说上一句话,作为丈夫实在是无能至极。
而玛丽也因对丈夫的轻视,公然在身为王储妃的情况下四处风流,甚至惹出各种绯闻丑闻。
就连汉斯,在德国时都已听得耳朵起茧,可见他们夫妻的事迹早已是茶余饭后的笑谈。
“选择权在罗马尼亚手中。是与我们合作,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是追逐那虚无缥缈的未来,最终将国家推向危机之中?”
“......”
最终,汉斯将话题推回了正题,话语中不乏威胁之意,向斐迪南王储施加压力。
别再提什么得不到的特兰西瓦尼亚了,与其玩弄那些拙劣的花招,不如坦率地说出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呵呵,斐迪南,我早就说过,这绝不会是件容易的事。”
一直沉默地端坐在王座上的卡罗尔一世,发出了一声带着老年特有的沙哑笑声,仿佛在宣布这场交涉的结束。
斐迪南王储深深叹了口气,终于做出了决定。
“将敖德萨一带割让给我们。那么,罗马尼亚的剑将与德意志帝国并肩而战。”
“你不会后悔这个选择的。”
汉斯微笑着说道。
罗马尼亚,终于做出了抉择。
至此,再无耽搁的必要。
......
“准备——!”
1913年12月22日。
“开火!!”
“轰隆!轰!”
宛如战神怒吼般的炮火撕裂天空,数千门大炮的咆哮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广袤平原上回荡。
“乌拉——!!”
伴随着这震耳欲聋的信号,数百万身穿厚重防寒服的士兵们开始向东进军,誓要在严酷的俄国寒冬中取得胜利。
无人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
不过,虽然俄罗斯母亲的“恩赐”亦或是“诅咒”——泥泞季(pacпyтnцa)早已在严寒中冻结,但俄军士兵们却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更遑论御寒的衣物,战斗力可想而知。
“波兰万岁!”
“继续推进!我们每前进一步,祖国的版图便越扩展一分!”
相比之下,德军则陆续将在整个秋季训练的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源源不断地投入前线,使得这次的攻势兵力比上一次大幅增加。
俄罗斯将领们本寄希望于战线的缓解,因为德军之外最强的保加利亚军队已被调往巴尔干,负责迟滞不前的君士坦丁堡攻势。但......
“大事不妙!刚刚罗马尼亚正式向我俄罗斯帝国宣战了!”
“什么?!你说什么?!”
“比萨拉比亚和布贾克正在遭受攻击!必须立即派遣援军!”
“这、这群该死的罗马尼亚佬——!!”
罗马尼亚此前一直保持中立,但此刻却突然以“遗憾”的语气发布宣战声明,并向比萨拉比亚和布贾克发动进攻,使得俄军最后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灭,宛如冬夜黄粱一梦。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简直是血淋淋的背叛。
罗马尼亚王室的立场姑且不论,罗马尼亚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亲法、亲俄的势力占据主流。
但在他们的高层会议上,另一种考量却占据了上风。
“各位,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
“如同在上次巴尔干战争中一样,以国家利益为优先,占领比萨拉比亚、布贾克乃至敖德萨。”
“亦或者,我们可以愚忠地选择支持那个已经日薄西山的俄罗斯帝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