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章 羊入虎口,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请大家入座。”
1913年8月7日。
随着德意志帝国第八军参谋长鲁登道夫的声音落下,第八军的参谋们紧张地齐刷刷坐了下来。
鲁登道夫随即将目光投向坐在上首的皇储威廉,皇储默默地点了点头,示意会议开始。
“想必诸位已经得知,几个小时前,俄军竟毫无顾忌地越过德意志帝国的国境,向东普鲁士进军。”
鲁登道夫一边说,一边用指挥棒轻轻敲了敲地图上的部队模型。
“据报告,正在向东普鲁士推进的,是由保罗·冯·伦宁坎普(paul Georg Edler von Rennenkampff)指挥的俄国第一集团军。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预计9日便会抵达斯塔卢波嫩(Stallup?nen,即今日的涅斯捷罗夫)。而第八军的首场战役,也将在那里打响。”
“不过,与第一集团军一同负责东普鲁士攻势的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Алekca?hдp Вacn?льeвnч camco?hoв)麾下的俄国第二集团军,目前尚未从俄国境内行动。情报部门分析,他们恐怕要到12日之后才会开始进军。”
“什么?那岂不是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根本无法配合作战?”
一名年轻的参谋疑惑地问道。
这也难怪,一般而言,协同进攻必然要求各部队同时展开攻势。
“难道俄军有什么别的盘算?”
“并非如此。只是俄国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的配合本就存在问题。更何况,据说第二集团军因动员过早,补给短缺,正遭受诸多困难。”
“......”
第八军的参谋们顿时意识到,他们之前因俄军进攻而紧张得到僵硬的模样,似乎显得有些可笑了。
甚至在情报部门提交的报告中还提到,部分俄军士兵因缺乏枪械,只能拿着棍棒作战——这在德国军官看来,简直难以置信。
“咳咳,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俄军虽然在诸多方面不如我军,但其数量却不可小觑。若是因轻敌而败给俄军,那才是最大的耻辱。”
“是,殿下。”
威廉皇储轻咳一声,提醒众人,参谋们立刻低头应诺,态度恭敬。
虽说威廉皇储年纪尚轻,仅凭“皇储”这一身份便被任命为野战军司令,但他自幼接受德军精英的军事教育,具备相当的指挥才能。
至少,他不会因敌军看似弱小而大意轻敌。
而单凭这一点,他就比俄军的两位主将——伦宁坎普与萨姆索诺夫——要强得多了。
“无论如何,我军的目标,是彻底歼灭进犯的俄国第一、第二集团军,完全解除东普鲁士的威胁。”
但这绝非易事。
俄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合计兵力多达40万,而负责防守东普鲁士的第八军,兵力不足其一半,仅有16万。
“如果黑林根将军的第七军在此,情况会轻松许多。”
“没办法,若是奥匈帝国军队在加利西亚像在塞尔维亚那样失利,我们也会陷入困境。”
德国参谋们的忧虑不无道理。
在历史上,尽管俄军在东普鲁士惨败于德军,但他们并未彻底崩溃,正是因为在加利西亚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无疑,我军肩负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大。可以说,整个德意志帝国的命运都系于我们身上。”
但无论是威廉皇储还是鲁登道夫,都充满信心。
他们早已拟定迎击俄军的作战计划。
“霍夫曼中校,向大家介绍你的作战方案吧。”
“是,鲁登道夫参谋长。”
随着鲁登道夫的命令,一名坐在众参谋之间的男子站起身来。
马克斯·霍夫曼(max hoffmann)。
第八军的参谋官,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正是那位在坦能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使德意志帝国取得辉煌胜利的关键人物。
这一次,他的才华依旧光芒四射。
鲁登道夫本就与霍夫曼相识已久,二人交情匪浅。当他看到霍夫曼提交的作战计划时,毫不犹豫便采纳了。
“首先,如各位所料,第八军要同时迎战俄国第一、第二集团军,确实极为艰难。因此,我提议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
“是说,在俄国第二集团军抵达前,先歼灭第一集团军吗?”
“不。”
霍夫曼中校摇了摇头。
如此一来,萨姆索诺夫及其第二集团军恐怕会因畏惧而驻足不前。
对于鲁登道夫与霍夫曼而言,他们希望一举歼灭第一、第二集团军,彻底消除东普鲁士的威胁。若只是摧毁敌军的一翼,那不过是不彻底的胜利。
“我们会将俄国第一、第二集团军引入东普鲁士的腹地。”
霍夫曼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笑意。
“然后,在他们疲惫不堪之时,将其逐一猎杀。”
他的目光,投向了远方——那里,正是曾爆发德意志骑士团与波兰、立陶宛之战的坦能堡。
......
1913年8月9日。
由威廉皇储指挥的德国第八军与由伦宁坎普指挥的俄国第一军的首次交战,正如鲁登道夫所预料的那样,在斯塔卢波嫩展开。
“殿下,收到报告,俄军开始撤退。”
“嗯,那我们也撤退至贡宾嫩(Gumbinnen,今俄国古谢夫)吧。”
德国军队在斯塔卢波嫩成功击退俄军。
但接下来他们的表现仿佛已经筋疲力尽,无法再战一般,直接撤退至后方的贡宾嫩。
“伦宁坎普司令官!德军放弃了斯塔卢波嫩,正向贡宾嫩撤退。”
“什么?哈哈!他们本就兵力不足,还四处分散,怎么可能撑得住?好!我们立即占领斯塔卢波嫩,然后追击德军,前往贡宾嫩!”
刚才还因进攻斯塔卢波嫩失败而对属下破口大骂的伦宁坎普,此刻听闻德军撤退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随即下令追击德军,进军贡宾嫩。
三天后,1913年8月12日。
仿佛命运使然,德国军队与俄军在贡宾嫩再次交锋。
德国第一军在好战的步兵将军赫尔曼·冯·弗朗索瓦(hermann Karl bruno von Fran?ois)的指挥下迎战来犯的俄军,英勇奋战。
他们甚至奋战得过于激烈,以至于俄军都被打得狼狈逃窜。
“砰!轰隆!”
“开火!继续开火!把俄军彻底赶出去!”
“军团长大人,您不会忘了我们得适可而止吧?再打下去,伦宁坎普恐怕要夹着尾巴逃跑了!”
“嗯?啊,对了!停止炮击!停火!”
随着弗朗索瓦将军的命令下达,炽热的炮火骤然停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