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时代与乱局,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维特的调查来看,斯托雷平不仅在农业及经济方面颇有建树,还是一名出色的行政官。
更重要的是,他在打击革命分子、维持地方治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
这已不是简单的“有能力”可以形容的程度了。
“没想到居然错过了这样的人才......看来上天还没有抛弃我们的俄罗斯帝国。”
彼得·斯托雷平。
他不仅是个让人垂涎的人才,更是如今俄罗斯帝国不可或缺的存在。
“秘书,把这个人带到圣彼得堡来。”
让这样的人才仅仅担任一个地方总督,无疑是俄罗斯帝国的损失。
就这样,继谢尔盖·维特之后,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位名宰相彼得·斯托雷平,比历史原本的轨迹更早踏上了圣彼得堡的土地。
这,也可以说是历史改变所带来的小小变化。
......
1905年1月。
改变世界外交格局的德英协约在德国国内也引起了巨大波澜。
德国人对英国的感情并不算太好,就像他们在1907年威廉二世接受英国报纸《每日邮报》采访时,发表了诸如“我其实很喜欢英国”之类的荒谬言论时感到不悦一样。
当然,与其说是真的讨厌英国,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傲慢的竞争意识。
因此,当德国与英国真正结盟时,虽然有一些不满的声音,但由于在摩洛哥危机中曾并肩行动的缘故,大多数人还是勉强接受了与英国的同盟关系。
就像“退而求其次”那样,至少英国比法国和俄罗斯更让人感到可靠。
但此刻,汉斯的注意力却集中在另一件将以不同意义震撼世界的世纪实验上。
“特斯拉先生,这样说话就可以了吗?”
“当然可以,男爵先生。”
听到特斯拉的回答,汉斯带着满怀期待的表情点点头,清了清嗓子。
然后,他慢慢对着眼前的碳麦克风开口了。
“啊~啊~麦克风测试,麦克风测试。”
[嘶嘶~啊~啊~麦克风测试,麦克风测试。]
汉斯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充满了整个房间。
与此同时,离他远远的一台大型箱状机器里,也传出了声音,伴随着些许噪音。
这正是特斯拉首次向世人展示的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广播设备。
看到无线电能够正常工作,汉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继续念道:
“戚提督默默注视着满怀绝望的戚家军们。面对清军压倒性的战力,而己方只剩下300人的绝望局势,连戚提督也无法断言这次必胜,因此他理解手下们的心情。然而,戚提督依然一如既往地用坚定的声音说道:‘兵法有云: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听到这句话,手下们抬起了头。”
汉斯久违地朗读起了《大明航海王》。
“哦,圣诞树~哦,圣诞树~你的枝干永远那么绿~你不仅在夏天碧绿~即使在白雪覆盖的冬天依然翠绿~?”
他还唱起了一首德国的古老民谣。
[嘶嘶—!哦,圣诞树~哦,圣诞树~你的枝干永远那么绿......嘶嘶—嘶嘶——!~你不仅在夏天碧绿~嘶嘶—!即使在白雪覆盖的冬天依然翠绿~?]
眼前的无线电设备虽有些许噪音,但音质已经足够令人满意,完全不影响收听。
不过关键并不是眼前的这台设备,而是部署在德国全国各地的无线电设备。
只有当位于柏林以外的无线电设备能够达到与眼前这台类似的性能时,他们才算可以骄傲地宣告无线电技术的研发圆满成功。
叮铃铃~!
没过多久,汉斯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响彻耳畔——是电话铃声。
他紧张地看了一眼特斯拉,深吸一口气后拿起了听筒。
莫名地,感觉心跳比签订德英协约时更加剧烈。
“喂?”
[啊,汉斯。]
第一个打来电话的人是正在波茨坦新宫收听无线电的维多利亚·路易丝。
掩饰不住的忐忑心情让汉斯赶紧向路易丝询问无线电的情况。
[听得很清楚!不过汉斯,你还挺会唱歌的嘛?要是像你的画一样糟糕,那我可真要被折磨坏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真是万幸。总之,非常感谢,公主殿下。”
放下听筒,汉斯在列有城市名称的名单上,波茨坦旁边打了个勾。
叮铃铃铃——!
[汉斯!这里也听得很清楚!能成功真是太好了。现在特斯拉先生是不是可以从腓特烈霍夫离开了......]
接着是腓特烈霍夫堡的玛格丽特公主打来的电话。
腓特烈霍夫靠近法兰克福,那就算作法兰克福,也标记一下。
[这里是汉堡。毫无问题,听得很清楚!]
[柯尼斯堡发来消息,圣诞树之歌从柏林传到了这里,无线电完全没问题!]
[啊啊,慕尼黑也清晰地接收到您的声音。恭喜您,男爵大人!]
[杜塞尔多夫这边也完全正常!]
随后,派往其他城市的人也陆续传来报告。
名单上的城市逐渐被打上勾,最终,杜塞尔多夫成为最后一个被标记的名字,所有城市都完成了检查。
“特斯拉先生,真是辛苦了!这次我们大获成功!”
“哈哈哈......!真是令人兴奋啊,今天必须得开香槟庆祝!”
或许是因为久违的成功,特斯拉的脸上绽放着笑容,同时也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无线电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