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名利大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味人生(三十四),韩名利文学作品,韩名利大怪,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医院附近的十字路口,距离超市不远的人行道上。一条价格低廉的破凉席上,躺着一位不知是男还是女的老人,脏兮兮的破布单子盖住了全身,只露出白发苍苍的头。在老人的旁边,跪着一位自称是儿子的中年汉子。他穿着破衣烂衫,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嚎啕大哭。在他旁边摆放着一张硬纸板,上面用红笔醒目地写着:“老母病重无钱医治,求好心人慷慨相助。”下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他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因为一场连阴雨,让自己的房子塌了,老婆也跟人跑了。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已被迫辍学,现如今老母亲又得了重病,自己实在是走投无路,但是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他只得放弃尊严下跪乞讨。喜欢看热闹的行人,在他的周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地瞩目观看,却没有人主动给他捐钱!偶尔也有几位好心的大爷大妈,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扔进他的乞讨盆里。站在外面看热闹的俏皮小伙,也不知道是谁,大声地喊了一句,“城管来了,赶紧跑啊!”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似乎已经病入膏肓的老母亲,只听见了半句话;就速度极快地就坐了起来。由于她的动作太猛、太快,脑袋上戴着的假发套,忽然就掉了下来。原来躺在地上的老母亲,竟是一个二十八、九岁的少妇,让围观、看热闹的人们,不禁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刚才还是嚎啕大哭、痛哭流涕的中年汉子,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骗局,已经被围观的人群识破,就连他自己;也不禁尴尬地笑了起来。

在人员密集的步行街,一位二十一、二岁的残疾青年,顺着一排生意兴隆的商户挨家挨户的讨要。他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拿着一个很破的塑料盆,右腿的下半部分,似有很严重的残疾一样耷拉在拐杖上。他走路时完全依靠着拐杖,一步一拐的艰难前行。在他的身后,是一小块让人分辨不出颜色的破帆布,脏兮兮、皱巴巴地披在他的后脊背上。帆布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字,也不知道是用什么血;写出的血书。大概意思是:小伙家里穷,外出去打工。干了整一年,老板没给钱!我去找他要,他把我打残。三天没吃饭,我想把家还。谁是好心人,给我把钱捐。你捐钱捐的多,生意定红火。你若不捐钱,小心店着火。这个一瘸一拐的残疾青年,他不在乎你捐给他多少钱!他只在乎你捐还是没捐。你要是不理他,或者是训斥他,他就傻乎乎地;站在店铺门前一直不走。他目光呆板,头发很长也很乱,脸上更是脏兮兮的,似乎一个多月都没有洗过澡,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恶臭。为了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商户老板不是给五毛就是给一块,因为谁都不想让他站在那里,即影响自己做生意又显得自己没有爱心。这个年轻的残疾青年,就这样从南到北,一家挨着一家地乞讨。走到了尽头,他就想从对面的商户再次开始,从北往南地接着乞讨。他步履缓慢,一拐一瘸地;顺着斑马线走到了路中央。突然,一辆失控的豪华越野车,按着刺耳的鸣笛声,冲着斑马线就冲了过来。目睹此景的商户们,不约而同地赶紧大声惊呼。在残疾人身边的行人们,也开始自顾不暇地纷纷避让。眼看就要撞住残疾青年的时候,只见他速度极快地扔下了拐杖;撒腿就跑过了公路。越野车避开残疾青年后,随即也采取了紧急刹车。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司机,像是当今的富二代一样,带着若无其事地表情走下了车。残疾青年拾起仍在地上的拐杖,大发雷霆似地跑上前去。他一把拽住年轻司机的衣领,即想和司机打架又想找司机理论。嘴,并且是大呼小叫地呼喊着,让围观的行人赶紧报警。他要让交警狠狠地处罚,这个不顾忌行人生命安全的违章司机。走下车的年轻司机,却不慌不忙地带着诡异的微笑,小声地,说:“哥们!你是刚来的吧?这可是我乞讨了多年的地盘。”

这些四肢健全的健康人,有可能是受到过某些挫折,也有可能是遇住了一些难以启齿的经历。可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允许他们利用大家对乞讨人员的善心,来达到自己不劳而获的目的。当今的中国,我认为是近代历史上最富裕的时期,可以说是国富民强。只要是某个地方或者是某个人,遭遇了无法抗拒的天灾以及人祸,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会给予大力的帮贫救灾。决不会出现房倒屋塌,让群众露宿街头的悲惨境地,也不会出现缺吃少穿,让灾民独自或者是全家上街乞讨度日的现象。至于看病,现在的农村人和城市人一样,看小病,有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都能及时给予报销或者是补贴。看大病,在给予一定的报销比例之外,又有当地政府给予的特别生活救助。至于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有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低保,基层政府负责全部赡养费用。虽然国家出台了一项又一项的优惠政策,当地政府也为此做了大量的救助工作。可在现实生活中,大街上的乞讨人员,没有相对减少反而却在不断地增加,并且还有继续蔓延之势。

GS省岷县小寨村,就是当今中国第一个臭名昭着的乞丐村。村里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他们宁愿结伴或者是全家一起乞讨,也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应有的报酬。为了给自己找到一条外出乞讨的理由,他们把这一切说成地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穷富差距。有了这条看似正确的理由,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扶老携幼、夫唱妇随地到沿海城市,到经济富裕的大中城市,或跪、或趴、或着唱一些可怜兮兮的小曲,也要走街串巷地伸手乞讨。在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究竟有多少个这样的乞丐村,又有多少家庭,夫妻、老人和孩子,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为了自己能不劳而获,而在故技重施地沿街乞讨。让人不可思议和无法容忍的是,这些人之所以名正言顺地四处招摇到处乞讨,因为他们依然利用着中国人讲究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幌子。

乞丐村,这是一颗让新世纪的人,即感到憎恨又感觉蒙羞的种子。它的诞生,就是因为有了我们这片肥沃的土壤,才结出了成千上万颗畸形的恶果。如果我们同情他们、怜悯他们,只能让更多的人滋生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恶习。面对今天的乞丐,无论他们的身世有多么的凄惨,家庭有多么的贫苦,我们都可以吝啬的;不捐给他们任何钱和物。如果确实具有真正的爱心募捐意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国家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和正规的慈善部门。切莫让自己的善心、爱心、同情心,被一些即不愿脚踏实地、诚实劳动,又想投机取巧还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利用。大街上成群结队的乞讨人员,他们其中有很多健康人,就是为了发财而不择手段的人,根本不是那些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站在牡丹桥头急于等活的时候,喜欢胡思乱想的我,有时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幻觉。我觉着我们大家,似乎就像是街头的乞丐一样,在无奈的焦急之中还左等右盼地等着,等着哪些慷慨大方的雇主,能够尽快地来施舍给我们一天的口粮。我们和乞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大家全都是挺胸昂头地站着,因为我们情愿用自己的双手和流不完的汗水,去挣自己应该得到的薪水。天气越是炎热,或者是即将有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我们也会遇住一些乐善好施的雇主。他再付给我们劳务费之外,偶尔也会多付给我们十元、八元钱。看他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像施舍给乞丐一样毫不吝啬。我们大家在接钱的时候,虽然手有点不自然地再发抖,可内心的高兴与欢喜,让我们不得不自己安慰自己。这些钱!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更不是靠着弯腰屈膝、磕头作揖换来的。这些钱!是雇主对我们辛辛苦苦付出的肯定,我们接钱时不仅能做到抬头挺胸挺直腰杆,更能做到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青龙神将,浴血长刀!

叁姑娘

臭山贼,朕怀孕了

幸福小鱼A

规则怪谈:开局在蟹堡王打工

AA金币批发商

相思策

菁苿

修仙家族:金陵仙族崛起

老赤鬼

快穿之咸鱼她躺赢了

林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