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公布供词,小族长的奋斗,清河小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5 章 公布供词
按照张恪推测,梅龙镇的那些长辈们基于“舐犊情深”,想必是默许了那些年轻子弟们的行为,让他们逃掉了。不过,他们定然也清楚这样一来,是没有办法向朝廷交待的,在这一矛盾之下,他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后续该如何自处了。于是便只能选择将自己关在家中,闭门不出了。这种鸵鸟心态,自然是没有什么实质用处的,对此张恪只感到了一丝讽刺:那些小孩子不懂事,怎么这些大人也不懂吗?护犊子也不是这般护法吧?难怪有人会说:所有问题儿童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家庭身上。
亲亲相隐,直在其中矣!这是孔夫子的观念。之所以有此观念,或许是出于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及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视。某种程度上,这样做的确也有利于维护亲情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其实,直到现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这一点都是被视为一项立法原则而受到广泛尊重的。因为法律规条存在的意义,应该是:防止罪恶,导人向善,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所以若是硬性地去强迫“亲亲不相隐”,让亲属之间互相检举,实质上的确会破坏血缘亲情,很难说这样做的利弊究竟如何。也是因此,从古至今在法律层面上,对于“亲亲相隐”基本上是采取相对“容忍”的态度的,所谓的“大义灭亲”更多的还是口号式的宣讲,在实际操作时,不难发现,很少有人会这么做的。因为你很容易就能想像得到,一个背叛亲人的人,无论他基于怎么样正当的理由,都将面临到的道德困境,以及在精神及生活上的痛苦。
想到了这些后,张恪便也开始有些理解梅龙镇这些人的选择了,而他们会这么做,或者才是更符合人性的。只要你能真正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或许你最终的选择也会和他们一样的。而且,律法上对于这种事儿,一般情况下,都会从轻处罚甚至不罚的,原因便是:法律不能凌驾于基本的人性,成为恶法。有人甚至认为“亲亲相隐”应该被视为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但就张恪的看法,权利总是伴随着义务的,权利更是有边界和底线的,如果单就梅龙镇这件事而言的话,那些人他们毕竟杀了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梅龙镇的众人选择了包庇,诚如张恪一开始时就告诉李凤的话:若只是抢了财物,那还有得商量,但他们杀了人,这事儿已然跨越了人性的底线,最起码首恶是必须严惩的。放过杀人犯这种事儿,是绝对不可能的。
张恪看了看李凤,想必在其心里,应该也是天人交战的。一方面,那些人里毕竟有她的族亲,于心何忍;另一方面,她更知道他们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然而,事情已然这样了,接下来便只能用冷冰冰的律法来处理这个事儿了。张恪柔声道:“李姑娘已经尽力了,接下来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本官答应你,会尽力将事态控制在小范围内,不去牵扯更多人的。”
李凤也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自己也不能那么不识大体的,因此闻言只是向张恪施了一礼:“小女子明白,谢谢大人。”
张恪朝其点了点头,转向何刚道:“何大哥你马上派些人出去,接应赵常山他们,尽快将人犯带回来。一切都等人抓回来后,再行处置吧。至于镇子里,照旧先围着吧,不过可以酌情松一点,相信他们此刻应该也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呢!”
次日正午时分,赵常山等人相继返回。自强行冲卡逃出梅龙镇后,那些二世祖们便分开来,朝着各个方向四散奔逃。然而,尽管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却并没有什么卵用的。赵常山手底下的这拨护卫队队员,那都是他亲自去精心挑选出来的,虽然是退役军人,但却都是实力在线的,加上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在严格训练,凭他们的实力,要追上并抓住这些二世祖,简直不要太轻松了。只是因为那些人冲出来后,便无头苍蝇般乱闯,导致了他们也只能四散开来去追。不过,有虎狼等异族在,依靠他们灵敏的嗅觉和追踪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追丢的。于是,陆陆续续的,一个一个的全被抓了回来。
这些人逃了一夜,一个个看着便都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不过,张恪并没有发什么善心,让他们去休息,而是第一时间,便让人对他们分开进行了审问,做了笔录,签字画押。可能也是知道,大势已去了,那些人便也没有再做什么无意义的抵抗,因此全都主动坦白了一切。
第二天,张恪让人整理好了那一百多人的口供,大致理顺了整件案子的全貌后,便带着胡不归等人走进了梅龙镇。挨家挨户的敲门喊话,让镇子里的老老少少们,全都集中到镇子中的那棵老梅树下的广场开会。几千个人,将广场挤了个水泄不通。到了这一刻,他们大抵也已经猜到了什么,因此虽然几千个人全挤一块了,但现场居然显得很是寂静。张恪站在梅龙树下,望着这黑压压的一片却显得无比安静的有些违和的场面,心中不乏感触:终究事关自己的亲人啊,谁又能真正用平常心去对待呢?
赵常山和何刚见到这么多人围上来,倒是有些紧张的,万一他们丧失理智怎么办?这个时候,他们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张恪居然只是带着他们十几个人就直接进来了。几千个兵士在外面呢,又何必冒这种险了?其实,之所以这么做,还真不是张恪托大或者疏忽大意了,这其实是他有意为之的。不能说,这么做就没有风险的。可是张恪知道,若是他大张旗鼓的派兵深入进来的话,那这种强硬的姿态,反倒是可能引起态势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的。那无疑是对这几千人的强烈刺激,有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的。反而他们几个人进来,主动将姿态放低了,对他们的情绪是一种安抚的。而事实也证明了,张恪这一略显冒险的举动,实际上还真的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因为随着人员越集越多,却始终表现出秩序井然来,没有喧哗,没有推搡,所有人的脸上,固然没有什么表情,但也都很平静,仿佛就真的只是来开会的。看着这一切,赵常山和何刚才略微松了口气。
另一边,胡不归倒是始终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不过细心去看的话,还是可以发现他的整个身体其实是紧绷着的,锐利的眼神更是时不时的朝着周遭扫视。好在,虽然人越聚越多,但自始至终什么意外也没有发生。
不一会儿,人群中分开了一条道,有几个老者走了出来。张恪见状,赶紧上前几步,弯下腰来施了个礼,道:“晚辈张恪拜见几位长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