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默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这里家家是药农,毕业了去哪里,沫默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秋时节,凉风习习。当玥玥和彭鑫一行人来到药农家里,却感受不到山区的阵阵寒意,取而代之的,是刚刚脱贫的贫困户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情与冲劲。
今年57岁的村民李姓村民因为爱人患病,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全家就靠种植7亩小米、玉米、土豆为生,因为没有经济作物支撑,一年到头在地里‘刨’来‘刨’去,也‘刨’不出几个零花钱,日子过得很恓惶。”
改变来自村里发展的产业规划建设。
这个村是较早种植天麻、党参的地方,因为药材品质好、药用价值高,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天麻、党参”,但分散的种植面积、落后的种植技术,曾让这里的药农“拿着金饭碗到处在要饭”。
李姓村民说,今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就和当地一家着名天麻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村民们获得了选种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企业也帮助村上新栽种了1000亩天麻,并许诺在5年收获以后按保底价回收。“按照一亩天麻产量500斤、目前收购价在26元每斤计算,这1000亩黄芪可是全村人的‘摇钱树’。我现在不仅可以在天麻基地务工拿到每天140元的收入,自己种植的天麻因为新学的技术,也看到了卖上好价钱的希望。今年,我告别了贫困户行列。”
接着,一行人又在带头致富人的带领下,走了好几户农村,技术专家实地问诊,帮农户解决技术问题。
很巧地遇到村支书,村支书也很热情地给彭鑫聊起来,说是村子里有百分之九十都种了中药材,希望电视台好好宣传宣传。
”大记者们,你们好好拍拍地里那些个中药材,真的收成很好啊,你们的拍摄就是给我们这个村子打广告啊,这样宣传出去,好些个药商要慕名而来,好些个媳妇儿也要嫁进来啊。“
拍摄了整整一个下午,素材已经很足够了,村民们都争着喊他们去家里吃饭,彭鑫和玥玥最后是跟着种植大户回去了家,先是喝了些油茶,玥玥觉得这油茶都带着一些些中药材的味道。
”玥玥小才女,我们这个专题的题目你觉得叫什么呢?“彭鑫问。
“这里几乎都是家家种植中药材,抱团规模发展,就叫某某(地名)家家是药农吧!”玥玥才思敏捷地说道。
回到台里后,玥玥和彭鑫加班加点,一天时间就把新闻给做了出来,这专题得到了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市级电视台的采用播出。
为此,彭鑫特地带着玥玥去见识了她没有见识过的夜色小县城之迪厅狂欢。
玥玥躲在角落里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热闹欢快的人群,感觉自己越来越满足于记者这种生活的成就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