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隆——
嗯,“第二批次”是有这个能力的。
打基隆需要登陆作战,前文交代过,配属“北京—东京”舰队的海军陆战队,随“第一批次”行动的,只有一小部分,其余大部,由“第二批次”携来,所以,“第二批次”的舰只数目,虽不及“第一批次”,但陆战力量,远远强于“第一批次”,可以遂行“规模适度”的登陆作战。
基隆只是个小地方,并没有中国国防军——“轩军”的主力驻扎,打基隆,登陆作战的规模,可谓“适度”。
至于海战力量——没听说基隆部署有任何现代化的战舰,当初,“凯旋”、“梭尼”,区区二舰,即可在基隆打横走,出入若无人之境,并制造“基隆事件”,中国人虽然跳脚,却也只能徒呼荷荷——更不必说“第二批次”这般庞大的舰队了。
基隆之唯一可虑者,是她的岸防炮。
据“凯旋”、“梭尼”亲睹,基隆的炮台,布局严整,火炮数量甚多,口径甚钜,未可轻侮,汪达尔中校制造“基隆事件”,也得避其锋芒,找软柿子——基隆地方驻军的纯风帆动力战舰——来捏。
总之,打基隆,风险有,把握也有。
不过——
基隆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她的煤矿,而短时间内,“第二批次”并不缺煤,只有在法、中两军长期对峙于中国沿海的情况下,占领基隆,才有意义,可是,照目下的情形看,萨冈将军原先拟定的战略,十有八九,无法执行,战略层面,何去何从,谁也不晓得,又谈何“长期对峙”呢?
说不定,仗打到一半儿,巴黎的电报追过来了——回西贡!或者——换个地儿打!
那,这个仗,不就是白打了吗?
还有,也是更重要的,登陆战不比单纯的海战,基隆再小,也是一座城市,不是一支舰队,未必旦夕可下,若一时半会儿的,战况胶着,而中国主力舰队赶到,由后掩击,如之奈何?
那俺们不是被人家爆了菊吗?
未真正取得制海权的情形下,便遂行登陆作战,实为兵家大忌啊!
还有一点,纪尧姆将军不好说出口来:他是海军将领,打单纯的海战,就算纸上谈兵,也多少是有些心得的;可是,若说到登陆战,就没有什么把握了,而登陆之后,说不定还有仗要打——那就是纯粹的陆战了,就更加一点儿谱儿也没有了。
所以,基隆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还是打马尾吧!
打马尾,消灭了那支“小小”的船政舰队,并对船厂做彻底的破坏之后,便算大功告成,便可撤出马江了,并不需要对马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占领,相较于打基隆来说,作战任务单纯许多,是俺可以胜任滴。
更重要的是,马尾既在左近,而战斗又基本都是海战——哦,马江不是海,应该说“水战”才更准确些——打马尾,由头至尾,花不了多少时间,等中国主力舰队醒过神儿来,俺们已经完成了“光荣的复仇”,从容撤出了马江了,既不会被包饺子,也不会被,安全的多啦!
纪将军既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倾向性,大伙儿听着,也觉得颇有道理,原主张打基隆的一派,亦不为己甚,于是,“作战会议”很快便做出了共识:
进攻马尾!消灭“船政舰队”!摧毁福州造船厂!以为我法兰西光荣健儿复仇!
唯一持保留意见的,是“云雀号”舰长,他小心翼翼的说道:
“萨冈将军似亦曾有进攻马尾之意,可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该计划,这其中,多半有些什么滞碍——呃,我的意思是,进攻马尾一事,还是慎重些才好……”
但没人拿他的话当回事儿。
目下,萨冈将军的招牌可不灵光了——不过一战,萨某人便几乎将整个“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一批次”都葬送掉了,自个儿亦殒身丧命——俺们还怎么可能还以萨某之是为是、以萨某之非为非呢?
不过,水文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儿——“第二批次”手上,并没有马江的水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