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到任何一个行业遇到的困难,几乎都比很多在这个职业中摸爬的人都要更加的艰难,而鲁博当时遇到的困难和险阻正是如此,一方面是作家群体并不信任他本人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再加上手上没有出色的作家的资源也变得无比的艰难,甚至每次去出版社的时候对方一听说他目前并没有任何的作家资源在手上,也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求见的要求。
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可能他在这个职业的道路就会彻底断绝,处于越是艰难越是不容易打开局面的地步。
而鲁国面对自己所遇到的这种状况,想出了另外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去签一些刚刚步入这个行业的后起之秀,依靠这些资源慢慢的打开局面,然后再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以及作家本人的卓越表现,一点一点的奠基好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根基。
但是好的作家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而且在这个行业中瞅着这些新人冒头的编辑们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再加上对方本身手上拥有的资源比自己更加的丰富,很难让一个新人作家如此的信任自己,愿意跟自己签订相应的委托合同。
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李斯科的出现成功的进入到他的眼帘,相比于鲁博刚刚步入这个行业的状况不同,李斯科可是老早就在业界已经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同时盯着李斯科本人这个资源的文学经纪人,实在是数不胜数,只是因为对方从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跟着自己的导师学习,相应的文学写作技巧,同时已经跳过了考试的阶段,直接进入到大学的过程中进行深造。
这种状况让很多文学经纪人根本没有任何的途径能够跟李斯科沟通的上的,再加上对方的导师以及所拥有的人脉关系,不是他们一些小小的文学经纪人能够搭得上边的,所以面对着这块肥肉,他们这些文学经纪人只能遗憾的等待着机会和机遇。
而鲁博则就不一样了,他用自己的态度以及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寻找能够跟李斯科搭上话的途径,两个人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真正见面了以后,鲁博运用丰富和优越的条件,让李斯科从原本摇摆不定的态度直接跟对方签订了合作关系。
为了拿下李斯科这个顶级的资源,鲁博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甚至在合作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认布,甚至决定关于李斯科所有的收入,自己只拿微不足道的1~05,如果不是自己所牵涉的资源,甚至可以做出不索要报酬的决策。
当然这些利润完全不是李斯科在决定跟对方合作的最大可能性而最能打动,李斯科本人的条件是鲁博给了自己相当多的自由度,任何合作如果自己不同意的话,可以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这种合作的方式,在很多文学经纪人的心目中根本是不太可能会达成的。
两个人正式达成了合作之后,鲁博身上顶了李斯科作家经纪人的名头之后,一些局面和关系以及人脉关系网也比较容易开始铺开了,先是用自己的努力不断的带着文稿去一些出版社寻求编辑的合作,甚至为了获取一个见面的机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那段时间两个人甚至一直都是同吃同住的,在生活过程中,鲁博也像是一个大哥一样照料着李斯科的所有行为,跟很多用利益纠缠在一起的搭档相比,两个人更像是因为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所造就出来纯粹真挚的友情,才能够把两个人一直都维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