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比赛成绩为:楚国选手昭阳获胜,魏国选手公孙喜憾败!
此时的观众大多对昭阳的消极避战和逃跑苟活表示了自己的唏嘘与不屑,等双方选手依次退场的时候,昭阳所获得的掌声却不及公孙喜的三分之一那么热烈。
事后赵雍也点评了这场比赛,他对廉颇说道:“昭阳胜在经验丰富,而公孙喜败在年少轻狂,假以时日,公孙喜定能赶超昭阳!昭阳有几次可以将公孙喜打落马下的,可惜这么多好的机会全让他白白丢失了……虽然昭阳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昭阳太过保守,日后顶多是一个一流末端的将军,守成循矩有余、开拓进取不足1
廉颇听完,回复道:“陛下评价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廉颇记下了1
第四组要进行的是:秦国大将乌获和中山国将军姬吾能之间的对决。
乌获是秦王嬴荡麾下三大力士之一(另外两位是任鄙和孟说),乌获不仅仅可以力举千钧,而且还足智多谋、善于排兵布阵;不仅仅骑马技术十分了得,而且武艺也超乎寻常地出色!与其说乌获是一位大力士,不如称他为大力将军更加合适……
姬吾能是中山国国王姬厝的嫡亲侄子,人如其名确确实实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无能草包。
有人疑惑了:为什么姬厝会派一废物上场比赛呢?
此事还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当时的乐羊举家从宋国搬迁到了魏国,乐羊以他的才智谋略深得魏国丞相翟璜的青睐,翟璜破格将其收为祭谋(门客里面最高等级,月俸百金,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月工资大约100万左右,年薪上千万),并接其家人一同入住丞相府以视无与伦比的重视程度。
但是在公元前414年,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乐羊有个儿子叫乐舒,早些年做游侠浪迹天涯之时被中山国国君姬窟所救,于是乐舒就将姬窟视为再生父母一样的大恩人。
翟璜出生狄族,十几年前在中山国与狄国的战争中曾一箭射杀过姬窟的宠妃媚氏(当时的姬窟还是中山国太子所以也领兵打仗过),所以两人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后来狄国政治昏聩,年轻有为的翟璜只能逃到别的国家另谋出路,逃到魏国之后得国君魏文侯赏识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相国(丞相)。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乐舒为了向姬窟报恩便欲刺杀翟璜,正好乐羊儿子的这重身份让他可以随意进出翟璜的丞相府,这也为他的刺杀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不过很不巧的是,丞相府房间太多,乐舒误入翟璜儿子翟靖的房间将其杀死并连夜带着翟靖的人头逃到了中山国。
乐舒杀人后逃之夭夭,但却让他的父亲乐羊因此陷入了极度尴尬与危险的境地。
此时的翟璜就算是把乐羊碎尸万段也难消心头之恨,不过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翟璜能当上宰相肯定度量不是一般的大——翟璜忍着丧子之痛居然破天荒地在魏文侯面前举荐乐羊担任上将军去征讨中山国……
乐羊在率军攻打中山国的过程中,由于军队力量有限,因此实施了缓兵之计。乐羊的这个行动,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被别人说他通敌。果然,朝堂上下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好在魏文侯相信他、翟璜力挺他,这才让乐羊得以继续进攻中山国。
乐羊怀着对翟璜的无限愧疚以及对魏文侯的知遇之恩的感激涕零,一直攻到中山国都城,把中山国都城团团围困起来。
中山国把乐舒挂起来给乐羊看,逼迫他退兵。但是乐羊却说,咱们是为国打仗,哪能因私废公呢?中山国绝望之下,杀掉乐舒,并把乐舒煮成肉汤,端了一杯出来给乐羊吃。乐羊面不改色,把那杯肉汤喝得干干净净,还说:“这的确是我儿子的肉。”
乐羊的做法把中山国惊呆了,他们知道在这个狠角色面前没有胜算,不得不开门投降,中山国被打败。
自此之事,民间皆议论纷纷:
这乐舒好歹是为报你中山国国君之恩才去杀的人,他逃到中山国之后你们中山国没有好好保护于他,反而将他当成停战的筹码给祭奠了出去……
中山国这种恩将仇报、极不地道的做法导致未来一百年没有任何将佐之才敢再踏入——因为他们都怕重蹈乐舒的覆辙!
所以如今的中山国早已是人才凋零,这才不得不让姬吾能这种草包上前凑数的。
一个是秦国力举千钧的大将军,一个是中山国“矮人将领”好不容易找出的“巨人”,实力差距十万八千里的两位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