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乱世将临(2 / 2)

这个规矩同样也适用于皇室,便是未来的亲王也是一样,除非立大功,否则都要减等世袭,皇帝也不能无功给人保级或者抬级。</p>

反正朱怡炅是不想自己的大明还像前明那样,每年花大把的财政去养一群造粪机器。</p>

文官方面,王礼和梁文煊这两位内阁辅臣亦被封侯,毕竟是文官一把手,不封侯恐怕压不住武将。</p>

朱怡炅的大明虽是以武立国,但若是武将过于强势,那就会导致国家失衡,不利于统治。</p>

不过,朱怡炅还是在祖制里记下,后世君王无军功不得封侯。</p>

现在是开国,文武要控制,但等到大明传于后世,国家稳定了,那就得立下规矩。</p>

若是文官可以随意封侯,那同样也会让其权力过大,文官权力过大会有什么后果,前明已经给大家表演过了。</p>

再往下,爵位则基本都是伯爵子爵什么的,比如朱承训被封了个伯爵的位子,这还是在于其枢密使的特殊身份。</p>

而其他的武将,则按照所立下军功,够格的就封赏爵位,不够的就加官赐田。</p>

至于赏钱,现在国库紧张,就先欠着吧!</p>

不过,这些人除了那四位侯爵以外,其他饶爵位无一人是世袭罔替,仅有一个徐进,功劳不大,但苦劳无数,又是从龙旧臣,被特恩加为六代以后减等世袭漳州伯。</p>

至于黄殿,这家伙的爵位从开始就是辅国公,再加上一直以来坐镇闽西,功劳不显,所以还是减等世袭。</p>

大封功臣过后,总爵位约莫发放有上百人,且多数都为伯爵子爵。</p>

眼下大明才开国,爵位肯定不能封的太多太高,要不然可就不值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