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 雅姆拉利被送回赫拉特】(2 / 2)

甲午崛起 轩樟 1269 字 2022-10-06

伊朗东部锡斯坦地区的绿洲城市。俾路支斯坦-锡斯坦省省会。为道路交叉点,有公路北通马什哈德,南通阿拉伯海岸的查赫巴尔,西通克尔曼。

海拔达到了1352米,直到跑到了这个地区,张浩波等人才稍微缓口气,发电给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当即通过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转达给华皇。

华皇和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知道雅姆拉利暂时安全了,也当即舒口气,华皇虽然下令不准再派兵接应,但是依然十分担心华军的安危。

在杜兹达布,张浩波的部队全部归建了,除了战死的和重伤的,剩余的二百余人都还有战斗力。

高谊通听说张浩波已经暂时安全了,也当即调头回到克什米尔和阿富汗的交界处打游击,以达到继续吸引英国和印度军队注意力的目的。

刚刚抵达杜兹达布的张浩波,顾不得休息。

趁现在英印军没有发起攻击,继续向杜兹达布的西侧跑路。

华国在伊朗也有大量的特工人员,伊朗属于恺加王朝统治时期。

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由突厥人建立,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斯坦独立。

所以,有雅姆拉利在,这个时期的伊朗和阿富汗,其实是合在一起的,自然不会为难他们。

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

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往昔波斯帝国的辉煌与今日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

纳歇尔丁国王听闻华军来了,也派出了军队接应,实际上,这个时代,这些农业国家,大部分没有完成开化,仍然是最古老的体系,勉强算是国家吧,和华夏大明大清时代的文明是没有办法比的。

清朝虽然是封建农业社会,但是几千年大一统的传统文化,仍然让华夏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而不像中东,中亚,都是作为地区存在,国王不值钱。

在纳歇尔丁国王的帮助下,张浩波让人先护送雅姆拉利从伊朗境内回到赫拉特去,而他则带着一个排的士兵返回阿富汗。

张浩波在同高谊通联系之后,也同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进行过沟通,认为让雅姆拉利回到赫尔曼德河的北部,然后从各个部族不停的送人过来,在战斗中整编阿富汗的土著军队,将会比在赫尔曼德河南部同英军对峙更有效果。

因为就算是在赫尔曼德河的北部取得了进展,稳固了防御,顶多是沿着赫尔曼德河,将阿富汗一分为二,这不是华皇需要的。

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在同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商量了之后,也肯定了张浩波和高谊通的意见,同意了张浩波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