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定知府还是之前那个,和赵谷倒是老熟人,见到赵谷过来,他连忙迎了出来。
“涿国公,您可算来,这里的百姓家家都受了灾,马上就无粮可食了。”
赵谷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后进了衙门,真定知府立刻跟了进来,脸色苦闷,想要说话却又不敢说话。
赵谷见到他这样子,也是替他默哀,身为真定知府,若是真定赈灾不力,他也难逃被斩首的命运。
“陈大人不必过分担忧,我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只不过此事还得皇上同意才行。”赵谷道。
“哦?国公爷已经有主意了吗?那真是太好了。”真定知府这才松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赵谷笑着微微笑了笑,接着便写了一封奏疏,盖上国公大印后,让真定府送往开封。
真定距离开封倒是不远,快马两日便可到达,赵谷的奏疏便到了赵光义的手中。
街道奏疏,赵光义看过之后,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对赵灵儿道:“宣诸位大人前来。”
没一会儿,慕宫、吕蒙正、李符等朝堂高官便到了赵光义的书房,赵灵儿给众人上了茶后,赵光义将赵谷的奏疏递给了众人。
“你们都看看吧,赵谷说要想解决真定府的灾情,唯有向别的国家借粮不可,而真腊国便是他选定的地方,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慕宫等人将奏疏看完,思考片刻后,慕宫第一个道:“皇上,臣赞成涿国公的设想,真定数十万百姓的口粮不是小数,国库既然拿不出来,那就唯有借粮了。”
“眼下还未到收取两税之时,国库无粮,看来要从其他州府调粮食了,至于和真腊国借粮一事,恐有损我大宋国威呀!若是被这些番邦国家知道大宋无粮的话,也有可能引起他们的觊觎。”吕蒙正思索良久,第二个说道。
其他大臣皆是点了点头,大宋无粮之事万不可别别国知晓,否则可能会引起战争,越发把大宋拖垮。
“但此事也没有别的法子啊,眼下真定受灾,若不能妥善处置,恐引起民变啊!川峡路的民变才刚刚平复下去,若真定又民变的话,其他那些地方的百姓若受了别人鼓动的话,或许会纷纷揭竿而起。”李符担忧道。
“何人敢蛊惑朕的子民?”赵光义问道。
“皇上,所谓人心隔肚皮,现下大宋国泰民安,自然无人蛊惑,可若是大宋有难的话,那些家伙绝对会蹦出来的。”李符答道。
“你是说老大和老三的后代?”赵光义皱眉问道。
李符没有做声,其他官员也没有搭腔,涉及到了皇室成员的事情,大臣们可不敢管太多。
实际上,自川峡路民变后,民间便流传起了一个传言,说是赵光义横征暴敛,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应该将皇位禅让给太祖一脉。
赵光义自然十分痛恨发表这等流言的人,但这种说法只在少数地方出现,他却没有料到,眼下竟然连大臣们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