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一脸慈祥地靠在小区的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跑来跑去,十分羡慕。不禁感叹自己一生凄苦,早年没了丈夫,孤孤单单地将唯一的儿子抚养成人,没成想,到了晚年,还是孤单一人凄凄惨惨戚戚地看着落日斜阳。
李奶奶也算是出生在书香门第,爹爹是个教书先生,娘亲是个大家闺秀。在父母的教导下,李奶奶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知书达礼,模样可人,是十里八村出了名才貌双全的女子。
老古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奶奶名声在外,自然不少媒婆受人所托找上门说媒,但是都被李奶奶的爹爹李先生婉言拒绝了。原来李奶奶在洋学堂里读过两年书,受了当时西方思潮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不愿意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她那里都是封建思想,她这样的婚姻观念在民国时代可以被称作奇女子。李奶奶却不管别人怎样闲言碎语,坚持自己的初衷,等待那个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李奶奶也曾想过,如果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与其勉强自己进入没有爱情的婚姻,她宁愿一辈子做老姑娘。
李奶奶的父母看到女儿一天天大了,婚姻还没个着落,内心有些着急。但是他们也是饱读诗书,思想比较开明,所以李奶奶如果不愿意,即使很多媒婆上门说媒,他们也一一婉拒了。媒婆经常吃了闭门羹,时间久了,就不愿意受托来说媒了,以免自讨没趣,媒婆们私下里给李奶奶取了个外号叫做“老大难”。
很多个年少轻狂的公子哥,听说李奶奶崇尚自由恋爱,十分稀奇,并且坊间传言李奶奶是个一等一的美人胚子,出于猎奇心理,想一睹美人芳容,都纷纷来到李家私塾就读。一时李家私塾被这些慕名而来的公子哥踏破了门槛。
李奶奶一直被她父亲李先生安排住在后院,学生是不可以随便进入。李奶奶平时不能出后院的门,所以这些个公子哥久而久之,也就失了兴致,纷纷离开了。李奶奶有时候偷偷溜出来,躲在角落里观察,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一直都没有遇到爱情。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失,毫不留情地带走了大好年华。李奶奶到了23岁还没有说上婆家,成了当地出了名的老姑娘。“妙龄少女熬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成了当地乡亲们茶余饭间的笑谈。那时候女子都是十六七岁就嫁人生子,三十几岁就做了祖母。李奶奶搁今天就是大龄剩女,婚姻市场市值越来越低。
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在你绝望到想要放弃的时候又突然出现。月老那根红绳其实早已把两个注定相爱的人牵好了,丘比特之箭悄悄地为两个注定相守的人准备好了,只是等待着彼此生命中相遇的时刻。
李奶奶23岁那年,李大柱的父亲李子文出现在了李奶奶的世界中。李奶奶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一个青涩少年被母亲领着,来到私塾拜师,李奶奶在偏房里偷偷看着,李子文跪拜礼仪中的一举一动,如此儒雅,风度翩翩。
李子文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家少爷,从小就跟着师傅读书。后来家族生意在新中国成立后没落了,李子文的父亲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从此一病不起。家里长期有个病人,就没法再请得起先生,但是李子文的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就把有天赋的李子文送到李奶奶父亲的私塾里。
李子文那年刚好18岁,正值青春热血的年龄。李子文外表阳光帅气,满腹经纶,深受李奶奶父亲的喜爱,是个得意门生。李奶奶再一次见到李子文,就被他的才情给吸引住了,认定了他就是一直等待的那个人。当时李子文正在课堂上背诵诸葛亮的《出师表》,那一刻,李子文在李奶奶心里犹如当年公瑾,羽扇纶巾,英姿飒爽,豪情万丈。
以后每一天早上,李奶奶都要偷偷地在门缝里看看李子文是否过来上学,以解相思之苦。李奶奶就这样单相思了大半年,过了年,李奶奶步入了24岁,她不知道自己期盼的春天到底会不会来。
有一天,阳光明媚,大好晴天。李奶奶在后院洗完衣服,天气特别好,心情也特别好,就开始舞蹈起来。一边唱着诗词,一边跳着舞蹈,整个人轻盈的像一只燕子,四处飞舞。李子文刚好受邀,来后院找李先生有事。李子文踏进后院,睁大眼睛惊讶地看着迎风起舞的李奶奶,心里感叹如此佳人竟藏于深闺中。
李子文心里打那一刻起再也放不下如此美丽动人的姑娘,第一眼就对李奶奶一见钟情。李子文开始展开强烈的追求,不是传诗,就是送一些稀罕玩意。他一直不知道李奶奶早已芳心暗许,所以整个追求的过程在李奶奶半推半就的矜持下,也持续了大半年,可把李子文害苦了,经常因为相思之苦彻夜难眠。
当年秋天,一次李子文邀约李奶奶一同出游,赏花怡情,两个人就互诉衷肠,情投意合,决定共结连理,相守一生。
一开始李子文母亲觉得女方有些大,不太同意这门亲事。但是李家渐渐衰落,加上李子文的坚持,李子文母亲也就认了这门亲事。李奶奶父母非常满意这桩婚事,虽然李奶奶比李子文大五岁,但是在哪个年代,都流行女大三抱金砖。
早年间,很多大户人家都有童养媳,都是买回一个比男子大的女子,从小照顾他,长大了就嫁给他。女子比男子大,才能更好地照顾男子,所以很多人对男女双方的年龄差距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顾忌。
李子文家很快下了聘,入冬后李子文穿着大红喜服,戴着大红花,骑着白马,三媒六聘,一顶花轿就将如花似玉的李奶奶娶进了家门。
有的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爱情来得刚刚好,太早,他们可能擦肩而过;太晚,他们可能有缘无分。
李奶奶嫁进李家后,李子文的父亲见到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也就心满意足地去世了。但是李子文母亲却不这样想,她一直很迷信,认为李奶奶命格太硬,有可能是个克夫之人,所以平日里对李奶奶生疏的很。
李奶奶跟着李子文守孝三年,日子虽过得清淡,但两个人相依相偎,幸福美满。
李子文的母亲是个狠角色,在家里一人撑起了李家的一片天。李子文的母亲是个厉害的婆婆,对两个儿媳妇要求严格,管教毫不留情。尤其是对性子懦弱的大媳妇,更是三天两头的打骂。
有一天,挨了打的大媳妇蹲在火灶旁哭哭啼啼,李子文的母亲二话没说,走了过去,拿起柴火中烧红了的火钳,直接从大媳妇的嘴里捅了进去,大媳妇口吐鲜血当场死亡。
当时李奶奶刚好来厨房帮忙,正好撞见婆婆杀死大嫂的情景。李奶奶看到大嫂惨不忍睹的模样,当场吓得晕倒了,回去病了一场,身子一直不见好。
偏远穷苦的农村,即使家里死了人,也不会引起太大的轰动。李子文的母亲就对外统一宣称大媳妇一夜暴毙,草草地给土葬了。大媳妇的父母也是老实的庄稼人,一开始攀上李家这门亲事,一大家子觉得这是祖上积德,攀上高枝。所以李子文的母亲给了他们一笔钱作为安慰,他们也就没有多追究了。毕竟嫁出门的女儿泼出门的水,娘家人也管不了婆家的事。
李家的大儿子,李子文的哥哥,做工回来后,看到枕边人才一日不见,竟不成人样,双目圆睁,肠穿肚烂,死得痛苦的样子,一时惊吓,疯了。
从此以后,李奶奶便一病不起,在床上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两年,汤药喝了不少,也不见好,更别说传宗接代的大事。
因为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李奶奶被婆婆休了,送回了娘。虽然李奶奶的父亲咽不下去这口恶气,但是也没法据理力争。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休妻的第一条就是无后,李老先生只怪自己的女儿福保
李奶奶被赶回家娘家后,李子文的母亲为了抱孙子,给李子文重新订一门亲事。李子文却深爱李奶奶,死活不干。休妻的事情李子文就和母亲闹得死去活来,最后因为绝食饿昏了,才给母亲有机可乘。李子文认定了李奶奶,答应她这辈子不会再娶。
李子文隔三差五还会偷偷去看望李奶奶,两个人依然心心相惜。李奶奶回到娘家后,经过调养,病也就好了大半,人开始白胖起来。李子文不愿意违背与李奶奶的誓言,又经不住李家老太太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以死相逼,干脆参了军,跟着部队上前线保家卫国了。
李子文走得那天,天空朝霞血红一片,像被前线战士鲜血染红了的鸭绿江。李奶奶那天去送李子文时,哭得昏天暗地,仿佛冥冥之中告诉她,那一面就是这辈子最后一面。
李奶奶在李子文走得时候已经怀有身孕,腊月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怕李家老太太来要,就藏了起来,没让所有人知道。李奶奶父亲给孩子取名叫做李建国,希望他将来可以像他父亲一样建国立业。农村人都知道小儿难养,为了孩子好养活,都会取一个贱名字,李奶奶母亲就给外孙取名“大柱”。李建国就这样被藏了一年,李奶奶在娘家一直过着清苦却三餐温饱的日子。
当年,李子文家逐渐没落,穷困潦倒,李子文母亲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中秋节夜里上吊自杀了,留下一个疯哥哥从此以后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