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玦被这么一打断,终究没说出其他话,只看向宛玉,“平身吧,不必多礼。”
岚意如蒙大赦,“那臣女先告退了。”
卫长玦却道:“不用,有什么话,且请方姑娘直言,人多些更好,以免影响了两位的清誉。”
宛玉稚嫩的脸庞一下就红了,嗫嚅了片刻,才小声说到:“恭王殿下,我想说,先前那个香囊,您不要会错了意,我只是……我只是……”
“我知道了。”卫长玦笑了笑,不在意一般,“当初方姑娘赠我香囊,多半只是为了安慰我吧,婚姻大事需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小物什,我也并未放在心上。”
宛玉松了口气,脸上还是红得厉害,“殿下明白臣女的意思就好,臣女很怕殿下误会,若是成了一对儿怨偶,就不大好了。”
到底是未出阁的女子,嫁娶的事偏要自己来说,真是太丢人了,可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圣旨没来都还有推拒和转圜的余地,她必须要为自己谋一谋。
“纳妃之事,我自是听父皇安排,方姑娘不必担心我会和母后提什么,而且私相授受是不合规矩的,还望姑娘以后不要再提及这件事,以免折损了自己的名声。冬夜寒凉,两位姑娘回偏殿等待出宫时辰吧。”
岚意看到卫长玦眼中没有任何波澜,似乎一潭死水失去了所有希望,内心微微一叹,笑道:“不论如何,还是祝殿下新一年里能安好顺遂,我相信上天会眷顾每一个好人,自然,也会眷顾您。”
然后她再行一礼,带着宛玉离开了。
同样是告诉皇子自己不想嫁,卫长渊是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卫长玦则这样温和,只把这件事放在一起作比较,真真高下立判,岚意虽然不能窥探到卫长玦的内心,但从他的眼里,也能看出他让宛玉安心的诚恳。
回去的路上,宛玉问:“岚意姐,你也觉得三皇子是个很好的人?”
岚意点点头,“比二皇子好太多了。”
宛玉有些难过,“可惜他不是良配。岚意姐,我方才对他说那些话,心里也不好受,或许我不是真正爱慕他,但总是有些想要亲近的好感。今天在大殿上,我真是被皇上几句话吓死了,跟了他,不会有好日子过的。要是他的母妃是贵妃娘娘,该有多好……”
岚意心里却想,若是瑛贵妃的孩子,未必会生得这样的品性,面上道:“罢了,木已成舟,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
而卫长玦在岚意她们离开后,不再停留,转身往皇后所在的未央宫走去,若不是绮华宫的偏门到未央宫更方便,也不会有这样的遭遇。
之前在两个小姑娘面前,他还没有什么感触,偏偏走在路上,看着小太监手中提着的风灯在风里微微摇曳,心里一股惨淡之情油然而生。
贵妃不会放过他,宫里有眼睛的人都晓得,而皇帝为了贵妃亲自找时机打压他,也在预料之中。他只没想到,这一次的打压,这么不留情面。
以前甭管怎么闹,也没真的在群臣之前闹成这般模样。这么多年,他们母子在宫中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没人知道,任他百般努力,皇帝的眼中也只有瑛贵妃母子,上次父皇夸奖他是什么时候?早不记得了。
远处有炮仗声隐隐传来,本该是最热闹的时候,天空中却骤然飘起了雪粒子,这东西打在脸上有些细碎的疼痛,卫长玦却摆了摆手,示意小太监不必给自己打伞。
大约是外头再冷,也比不上心里的凉,方宛玉那些话,他言犹在耳,对于这个女子,他偶有想起来过,但因为知道她的性格很不适合自己,也很不适合这个深宫,若是真娶回来,就是害人,便也没抱什么深一步的想法。可真被人当面嫌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子”的这个身份戴在头上,孤老一生倒不太可能,但找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多半是不能实现了,深宫红墙,顶尊贵的地方,谁知道藏了多少无奈。
裴岚意的身影忽然在他心头转了转,但是下一刻,卫长玦就自嘲地想,恐怕这个和自己境遇相同的女子,终会成为自己的嫂子。
“殿下,未央宫到了。”小太监提醒。
卫长玦的思绪这才被拉回来,母子俩本就是相依为命,此刻娶妻生子这些事,远不如母后的病来得重要,踏过未央宫的门槛后,他就把这些所谓的屈辱放在脑后。
岚意这边倒是内心隐隐有些不安,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本没错,但做得这样明显,实在是寒人的心,直到在几个小太监的引导下走出宫门,她才终于松了口气。
这宫里的日子,果然不是人过的,才来了这么一会儿,她就觉得自己经历了太多事,可比裴府里那些小打小闹折磨人多了。
宛玉精神也不大好,急急地寻找着裴府的马车想要快些回去,岚意刚打发了一直守在门外的小厮去把赶车的喊来,一转脸就碰到金宜言从她们身边急匆匆地过去,不小心就碰上了。
两边都是“哎哟”一声轻呼,岚意尚未看清来人是谁,就提醒了一句,“可小心些,晚上瞧不清,走这么快容易磕着碰着。”
按说这语气没有一点儿敌意,金宜言却满脸怒气,冲着岚意就道:“好狗还不挡道呢,你们几姐妹站在这里是做什么?晦气得很!”
岚意看清是她也没好声气儿,碍于在宫门前,不好大声喧哗乃至于上手打架,只是反唇相讥,“原来是金大姑娘,不怪你撞到了我,原是你平日里眼睛都长在脑门顶上,看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