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四个都不解其意,不过因为都知道这位苏泽先生神通广大、不是寻常的神仙可比,也都认为这话里面大约有什么机锋,不好过多追问。
郑重跟苏泽见过礼后,唐僧又向那宝象国国王开口说道:“贫僧一来倒换文牒,二来有一些家中话语需要告知国王陛下。”
宝象国国王奇怪:“高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如何得知我家中话语?又认识我的哪位家人?”
唐僧答道:“是被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掳去的三公主,百花羞公主。我前日在波月洞被黄袍怪抓去,因为公主好言相劝,那黄袍怪才将我放出洞来。”
“公主又请我传话给国王陛下,说是被黄袍怪已经抓来十三年,生下两个妖魔种,这等败坏人伦的事情本不该活在世上,本想一死了之,又顾念父母慈爱之心,想要再见国王与王后陛下,请陛下相救,抓获黄袍怪,迎她回朝。”
苏泽在一旁微笑,想道:“这百花羞公主说的简单来概括,就是想死又不敢呗……其实单纯怕死也就罢了,口上如果说想死,行动又怕死,这就有些滑稽。”
宝象国国王听到苦寻十三年的公主消息下落,顿时流泪叹息不止,文武百官也都连忙跟着抹泪,个个脸上哀戚神色十足,仿若自己的女儿也被妖怪抓走了。
好一番感叹哭泣之后,宝象国国王起身说道:“哪一个率领兵将去将那黄袍怪拿来,救回百花公主?”
这话一出,下面抹泪的官员齐刷刷或低下头去,或目不斜视,个个都像是庙里供奉的泥胎木雕,一言不发。
当我们傻吗?小小宝象国,一个城池大的地方,总共几万人口,兵员不过一两千,真正能打的说不定只有几百个,还都是凡人。
这些人带着去清剿山贼都说不定会大败,去进攻妖魔?怕不是给妖魔送饭菜。
“满朝文武,竟无人能给寡人解忧?”
宝象国国王叹气叫道。
一个文官探出头来说道:“臣等俱是凡人凡马,习学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那妖精乃云来雾去之辈,不得与他觌面相见,何以征救?”
“今日我朝得见东土大唐上邦人物。苏先生谈吐高雅,唐朝和尚奇形怪状,必有降妖之术。”
“何不请苏先生与唐长老出手降妖,救出公主?”
宝象国国王连忙看向苏泽、唐僧等人:“两位若能降伏黄袍怪,救出百花公主,寡人愿结为兄弟,同享富贵。”
苏泽笑道:“这倒是不需我来出手。”
唐僧则是应道:“百花羞公主救我出洞,这情分我自然当回报给他。若有机会能救她回来,我定然要救她。”
他是恩怨分明的人,无论百花羞公主和黄袍怪是不是佛门安排好的,终归是百花羞公主开口,才令他从波月洞脱身而出。
虽然唐僧心中暗暗预料:苏泽先生险些被佛门算计害去性命,妻子险些被迫从贼,这百花羞公主估计也是这般被算计,被迫从了妖魔——佛门这般做,实在是首先便不将凡人当做人,又何谈会用佛经造福凡人?
百花羞何其无辜,被妖魔抓去,生下两个妖魔孩子,想死又不敢,想活又煎熬难忍。
不论是否考验劫难,终归是要救她这无辜女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