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临时医院(1 / 2)

大医凌然 志鸟村 1330 字 2022-09-26

“我要是拍张照片出来,你们不会把我拘禁起来吧。”胡主任望着下方来来去去的人,突然开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

左慈典听的一笑,道:“拍呗,没事。得,您先转转,我下去帮忙。”

他也不用等胡主任的反馈,小跑着进了一个帐篷,换衣服洗手一气呵成,再出来,已是戴上了帽子口罩,进到挂着“门诊”的帐篷报道去了。

十二泉乡的义诊区域,基本是按照野战医院来构建的,但在实际使用中,义诊既不需要大量的创伤重伤室,也不可能将关注点都放在外伤等方面,所以,云利方面的工程师,又在现场做了许多的改建工作。

事实上,直到现在,云利依然有两位数的工程师,窝在一间帐篷里面,不断的做着现场改进的计划。

对云利公司来说,他们本身已经是将之看作是“临时医院”的项目在操作了。尽管到目前为止,大家还不确定赢利点在哪里,但董事长看重的显然不是什么赢利点,而具体的经办部门,这几年依着凌然,也没少赚到钱,尤其是云利的直播系统,大面积铺开指日可待,自然更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忤逆二人。

相反,因为预算给的足,又有现场的需求可供调研和判断,临时医院的项目反而做的很是顺利。复杂的结构设计等方案还需要一些时间,但仅仅是前期的准备,已经让项目组意识到,临时医院和野战医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态。

凌然自然是不用去管这些的。

做“义诊”从某个层面来说,属于是他的一时冲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他一直希望平衡的东西。

医生的级别做高了,名气大了以后,接触到的病人的层次也会越来越高,这不仅仅是因为飞刀多了,学术会议多了,又或者下级医生多了,还因为门诊的挂号难度提高了,黄牛票的价格提高了,那对于价格敏感人群来说,找到知名医生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

凌然从小是在下沟巷子里长大的,看到的街坊邻居,大都是不愿意买黄牛票请不起飞刀的人,如果说,一两年以前,许多人还可以通过排队排号等各种方式找到凌然这里来,那到了现在,若是不找凌结粥之类的关系,那难度已经提高到了非常程度。

当然,义诊面对的病人,病情通常都是较轻的,但凌然也不是很在意。他挺喜欢复杂手术所带来的多重秩序感,也同样喜欢简单的诊断所带来的掌控感。

“应该是胆囊结石,需要做手术切除了。”凌然接诊的病人已经是筛过一遍的了,他看过报告,又做了体格检查,就拿出住院单,问:“做手术吗?”

“要钱吗?”病人和家属也很直接的样子。

“择期手术要。”凌然道。这也是科室内商量好的决定,如果不要钱的话,不仅仅是十二泉乡和附近的人了,云华市都会有确诊的病人愿意跑过来看病的,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就等于是白拿的几万元。

此时接诊的病人和家属也面带犹豫。家属不舒服的争取道:“不是说义诊不要钱吗?”

“诊断、检查和急诊不要钱,择期手术,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山下的任何一家医院做,也可以看这边是否可以做,但费用都是一样的。”马砚麟感觉不爽的辩驳了一句。过来的时间长了,遇到的情况也都是差不多的,病人和家属哪怕明知道不免费的项目,也会有枣没枣的打一杆的。

凌然倒是无所谓的坐着。下沟诊所内的环境,比如今义诊的环境会好一些,但也好的有限。尤其是街坊邻居的状况,早十年的时候,也都是为钱斤斤计较,能省则省。当然,现在还是斤斤计较,但能省则省的主要就是老年人了。

病人犹犹豫豫的走了。

抽红包!

过了一会,又来了一名肠炎的患者,却只是开了药。

接着又是一名关节炎的老病号,则是只能开了转诊单,但看他的样子,多数还是不愿意去看的。

“你们这里能做手术吗?”再一名病人坐上来,开口就问。

“只有部分手术能做,你是什么问题?”凌然说着,跟旁边的马砚麟要病历。

这也是义诊与普通诊断所不同的地方。在云医虽然也会遇到许多二次就诊或重复就诊的病人,但首次就诊的病人数量还是不少的。十二泉山的病人则不同,除了急诊和感冒发烧之类的问题,剩下的几乎都是老病号了。

马砚麟甩手拿出一本厚厚的纸质病例,接着又将对方的身份证刷了一下,才道:“二十年的膝盖肿痛,始终是保守治疗。”

“我看看。”凌然并不着急,拿着病历,从头到尾的翻了一遍。

他翻的挺快,而且有些津津有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