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叫武小贤(2 / 2)

连李氏皇族和忠臣良将都被杀怕了。

大家也都学乖了,没必要拿着大好头颅,去挑战屠刀的锋利。

这就尴尬了。

李旦很无奈!

圣人的目光从一个个沉默不语的文武大臣身上扫过。

心里有些遗憾。

也不免暗叹,这些人都沾上毛变成猴,学精了。

不像以前那些傻逼,动不动就慷慨激昂巴拉巴拉地出来找死。

没事,慢慢来,老娘预定的人头,一个都不会少!

圣人冷冷一笑,说道:“不是还有一篇檄文么,读来给朕听听!”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

念者不敢再念,趴伏在地!

“有点意思,拿给朕亲自御览!”

圣人拿着讨伐自己的檄文,浏览了一遍。

不但不生气,反而赞叹起文采,甚至当众亲自朗诵起来。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偌大的宫殿里,上百大臣、侍卫和太监,皆鸦雀无声。

只有圣人朗朗的读书声。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圣人的声音落下。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更不敢出声。

“书写檄文的人,当真是好文采,可知是谁人所作?”

圣人不商议平叛大事,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称赞书写檄文的人,这让众臣都很是不解。

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李昭德硬着头皮奏道:“启奏圣人,此檄文乃是骆贼宾王所作!”

圣人叹道:“如此大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特么的,人在地上跪,锅从天上来。

宰相之首裴炎跪地请罪:“臣不察,致使贤才沦为叛逆,请圣人治罪。”

圣人挥手,非常大度地道:“天下贤才层出不穷,这也不能全怪你,起来吧!”

“谢圣人恩典!”

武三思抓住时机,立即拜倒在地,大声疾呼:“圣人胸襟宽阔如海,实乃是天下贤才之福。”

有了武三思的领头作用,依附他的大臣有样学样,歌颂之声不绝于耳。

“马屁就不要拍了,徐敬业反了,谁去平叛?”

圣人说出徐敬业这三个字,这是剥夺了当年太宗赐予徐绩的李姓了。

“臣愿往!”

一个个文臣武将立即跳了出来。

徐敬业,跳梁小丑也,大军一到,灰飞烟灭。

这等平叛大功,等于是天上掉下来的,傻子才不去争抢。

跳得最欢快的人,无疑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俩了。

其余人见这两货跳出来,也不敢争,转而依附着武氏兄弟,要当二人的马前卒。

圣人的目光,注视在众星捧月中跳得最欢的两个侄子身上。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不久前李贤说的话。

“还有谁主动请缨?”

有武氏兄弟在,没有人再主动请缨。

心向李氏的人,都在避嫌,毕竟徐敬业造反带来的牵扯太大。

其余人就不用说了,不是中立明哲保身,就是投向武氏。

“李孝逸!”

出乎预料,圣人没有指派武氏兄弟,见没人主动请缨,开始直接点名。

“臣在!”

被突然点到名字的李孝逸心头一震,又惊又喜,出列拜倒在地。

李孝逸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儿子,曾率军抵御过吐蕃军队颇有战功,深得先帝和圣人的信任。

李孝逸属于李氏皇族,圣人点他的名,自然有她的考量和用意。

“李孝逸担任左玉钤卫大将军、扬州道行军大总管。魏元忠为监军,李知士、马敬臣为副将,率军三十万进讨徐敬业。”

“臣领旨!”

李孝逸大喜过望,他万万没想到,这份平叛大功,会掉在他的头上。

圣人又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平叛的旨意。

这还不算完,圣人站了起来,低沉地道:“削去徐绩一切官爵,掘墓开棺,挫骨扬灰!”

这般森冷的话语,让人胆寒。

不是胆寒徐绩死去多年还被开棺戮尸,而是一场腥风血雨,就在眼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