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第四百八十一章科举一事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影响超过了始皇帝的预期。
大秦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各郡县基本上都有了大量的学堂,而且诸子百家的弟子现在也乐意去学堂中教书,毕竟有口饭吃。
而随着科举一出,这些教书先生竟然放下了自己教书的任务,比自己的学生还要刻苦学习。
最近秦羲商会流传出来的一本考试指南大纲,而且价格还不高,被诸多学子争相购买。
不仅是这些愿意出来教书的,诸子百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诸子百家在六国余孽被剿灭之后,便开始了隐世,看不惯大秦就选择不看。
然而一个科举,让诸子百家一些年轻人已经蠢蠢欲动了。大部分人进入诸子百家的学派,就是因为能学到本事,然后升官发财。
选择诸子百家想隐世入江湖,这些本来就不是很支持。现在大秦将一个好机会儿摆在了面前,这些人自然是不想放弃好机会儿的。
诸子百家的高层自然也知道,自己是无力阻止弟子们内心的躁动的,更何况一些长老都暗中开始准备考试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报名参考人群,压力一下子就给到了各个郡县上。考试的场地,监考的人员,批改试卷的人员,这都是一个个极大的问题。
底下各郡县的官员是大把大把地掉着头发,一个个顶着黑眼圈,没日没夜地赶着工作。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还是科举这件事下达得太突然的,郡县之间完全就没有准备,更没有默契额配合,倒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交到了咸阳这边。始皇帝花了两天时间才将这些问题理顺了,然后叫来了一众大臣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讨论。
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更正的问题,只能留到下一届科举的时候进行了。而一些可以及时更正的问题,也及时做出了更正。
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问题。完成考试只需要一天,但按照各郡的人数来看,批阅试卷最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批阅完成之后,排名,公布成绩,通知考生,加起来也要七八天的时间。
然后要前往咸阳,近的还好,原地甚至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到。到了咸阳之后,住宿休整,也需要时间。
这些时间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三个月完全不够用的。始皇帝和群臣商议之后,只能急忙修改了时间,这虽然有损皇帝的威严,但皇帝还是做出了让步。
从修改日起,一个月之后为郡试。郡试一个月之内必须要公布成绩,而在成绩公布之后的三个月之后,为大考时间。
按照如今的时间,那就是四月五日进行郡试,九月六日,进行大考。可以说,大秦的第一次科举举办得仓促,进行过程更是粗糙,简直是毛病不断,问题频出。
但也是推动了大秦科举地进行,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步。当然,这一切的功劳由大秦皇帝来享受,而其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得由秦羲来背锅。
谁让秦羲挖了墓也就算了,还没事搞出来这么一个什么考古的东西,还把陪葬品拿出来供人参观。